最近网上流传了一篇关于《两类艾滋病毒 被证实源于喀麦隆大猩猩》的新闻,让很多恐友又继续陷入了恐慌之中,原因是什么呢,原因是该篇被新浪搜狐等转载的新闻内容中说现在艾滋病毒广泛传播的病毒株是M型和N型。这一时激起千层浪,M型,或者称之为M组,这个是HIV-1中的四个组毒株中的一种,是目前已知全世界范围传播最广泛的。而对于N型,新闻就完全说错了,其实N组或者说是N亚型是属于很小的分支,仅仅在非洲喀麦隆的部分地区传播,和P一样,那么怎么可能成为传播非常广泛呢,因为很多恐友知道目前没有针对N型进行检测的方法,一看到这个新闻估计就崩溃了。所以为了缓解恐友对一些错误知识的吸收,也一方面让大家明白现在的新闻不一定是最客观的,也许他们并不是故意弄错,但是这的确是在某个环节上有人刻意而为之,结果导致了后面的新闻转载变成了以讹传讹的方式,所以老师也认为,对于新闻媒体也应该有一个体现出专业的一面,而不是变成一种对谬论推波助澜的姿态。
以下是老师找寻了很久的最原版的新闻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2日说,在4类已知的1型艾滋病病毒中,除了两类此前已知源自黑猩猩外,另两类病毒的“源头”是喀麦隆的大猩猩。艾滋病病毒分为1型和2型,1型又分为M、N、O和P四个亚型,目前全球流行的是亚型M,感染超过4000万人。亚型N和P只在喀麦隆有个别病例,亚型O主要在中非和西非流行,感染者约10万人。此前的研究已显示,亚型M和N源自喀麦隆不同地区的黑猩猩群体,但亚型O和P的源头一直未能确定。2型艾滋病只局限于西非地区。研究人员对这些猿免疫缺陷病毒进行了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它们存在“高度的遗传多样性”,其中两群大猩猩的猿免疫缺陷病毒与人类艾滋病病毒亚型O和P“惊人的相似”,表明这两个病毒亚型源自喀麦隆大猩猩。负责这项研究的法国蒙彼利埃大学专家马丁·佩特斯在一份声明中说,了解疾病“源头”对于评估未来可能出现的人类感染风险至关重要。“很显然,黑猩猩和大猩猩身上都潜藏着病毒,它们有可能跨越物种传染给人,有潜力造成疾病大流行”。据新华社
原文链接:http://news.xinhuanet.com/2015-03/03/c_1114500317.htm
所以,这让老师想起很多老师的恐友在中心留言说道,不是说不相信现有的知识,而是以前什么时候在哪里看到的新闻报道的案例不可磨灭,总是觉得新闻描述的就一定是正确的。所以按照我们现在的观点,对一切东西都要持辩证的态度,然而怎么才能对外界不合理的知识进行较好的合理的分析呢,原因就在于您自己的知识要足够强大,而不是被别人人云亦云的左右了思想。
以下也附带吴焱老师关于MNO组及下属亚型的一个比较科学的解释文章
(当然这里面吴老师并没有罗列P型,可以看作是和N型一样的类型和分布范围)
(说明:本文发表的最初动机,是因为有不少网友提问,他们很担心O亚型和N亚型,问我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多次解释后仍然有人不断提问,因此我就写了这篇文章发到这里,是想给大家一个解释,但是却有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因为很多人断章取义,认为我是在这里发布什么N亚型检查不出来的言论,让更多人害怕。看来医生真的很难当,怎么都会有人说不好,我今后说话只能更加谨慎些了。我把文章的最后一段标红了,希望那些误解的人们睁大眼睛仔细再读一遍。N亚型全世界极罕见,仅在非洲有个别发现,据我所知,中国目前还没有见过报道。所以,奉劝那些偏激的网友们,你是没有可能感染什么N亚型的,别自己害你自己了,好好过日在吧。)
一、HIV的病原学特征
HIV基因全长约9.8kb,含有gag、pol、env3个结构基因、2个调节基因(tat反式激活因子、rev毒粒蛋白表达调节子)和4个辅助基因(nef负调控因子、vpr病毒r蛋白、vpu病毒u蛋白和vif毒粒感染性因子)。
HIV是一种变异性很强的病毒,各基因的变异程度不同,env基因变异率最高。HIV发生变异的主要原因包括逆转录酶无校正功能导致的随机变异;宿主的免疫选择压力;不同病毒DNA之ARV、病毒DNA与宿主DNA之间的基因重组;以及药物选择压力,其中不规范的抗病毒治疗是导致耐药性的重要原因。
根据HIV基因差异,分为HIV-1型和HIV-2型。在HIV-1和HIV-2二型之间,其核苷酸序列只有40-60%的同源性。在HIV-1型内,各亚型之间的基因离散率是20%~35%、同一亚型内的基因离散率是7%~20%。
目前全球流行的主要是HIV-1,根据编码包膜蛋白的env基因和编码壳蛋白的gag基因序列的同源性,HIV-1型又进一步分为3个组,M亚型组(main即主要组)、O亚型组(outline即外围组)和N亚型组(new,or non-M,non-O新组或非M非O组),其中M组有A,B,C,D,E,F,G,H,I,J,K11个亚型。此外,近年来发现多个流行重组型。O组是1990年从喀麦隆和加蓬分离到的,与M组其他亚型的氨基酸序列只有50%的同源性。N组是最近才从两名喀麦隆病人分离到的,在系统树上,既不属于M组,也不属于O组的一组新病毒,故称N组。
HIV-2的生物学特性与HIV-1相似,但其传染性较低,引起的艾滋病临床进展较慢,症状较轻。HIV-2型至少有A,B,C,D,E,F,G7个亚型。
我国以HIV-1为主要流行株,已发现的有A、B(欧美B)、B’(泰国B)、C、D、E、F和G8个亚型,还有不同流行重组型。1999年起在部分地区发现并证实我国有少数HIV-2型感染者。及时发现并鉴定HIV各种亚型对于追踪流行趋势、及时做出诊断、开发新的诊断试剂和新药研制、疫苗开发均具有重要意义。
二、HIV亚型的流行现状
HIV分型在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使我们能够据此去追踪HIV的传播和了解全球各地区HIV的分布特点。
HIV-1和HIV-2型虽然都起源于非洲,但HIV不同型,不同组甚至不同亚型在全球流行是不均一的。HIV-1的O组、N组和HIV-2型只局限在非洲某些局部地区流行。而HIV-1的M组病毒呈全球性流行。到目前为止,全球流行的绝大多数毒株是HIV-1M组中的A、C亚型毒株,接着是B亚型毒株,然后是A/E和A/G亚型重组毒株。进一步的分子流行病调查表明,在非洲几乎流行了HIV的所有亚型,但以A和C亚型为主,同时,也正由于众多亚型的共流行,那里也是发生病毒重组最多的地方。在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B亚型仍然是最常见的亚型,虽然M组的其他几个亚型甚至O组病毒已经在美国和欧洲几个国家有报道,但进一步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证实,这些人中的大多数是来自非洲的移民。在南美,B亚型占有优势,但C、F亚型也有流行。在阿根廷和巴西有B/F重组毒株的报道。在亚洲,好几种不同的HIV-1亚型流行于不同区域,在印度C亚型占主导,同时有A、B亚型共流行和A/C亚型重组毒株的报道。在泰国则有两种独立的亚型流行,B亚型和E亚型(即A/E亚型重组毒株)。我国自1990年起开始对流行于我国云南省的HIV感染者进行跟踪研究以来,于1990年在云南发现流行的主要是欧美B2亚型毒株,到1992年发现泰国B3亚型毒株,1993年在吸毒人群中首先发现印度C亚型毒株,1994年在西南边境及沿海一带性乱人群中发现E亚型毒株,1996年从非洲回国的劳工中发现A亚型毒株,1997又首次发现D亚型毒株,今年又发现了F亚型毒株,1999年和2000年发现了B/C、A/E重组毒株。至此,流行于我国的HIV-1毒株已达A、B、C、D、E、F及A/E和B/C8种亚型和1个B亚型变种B3,我国已成为东南亚国家HIV-1亚型最多的国家。
三、HIV亚型与传播和疾病进展
HIV-1和HIV-2型在传播和疾病进展方面是显著不同的,HIV-2显示一种较低的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并且较HIV-1有更长的潜伏期才发展成为艾滋病。但在HIV-1型内各亚型之间,其传播与疾病进展是否有显著性差异仍然没有明确结论。一方面,有些报道显示各亚型之间在影响其传播和疾病进展有显著差异,例如,一项在塞内加尔妇女性服务人群中的前瞻性调查显示,感染了HIV-1A亚型的妇女比感染了HIV-1其他亚型的妇女进展为AIDS的可能性少8倍。另一项在对肯尼亚HIV-1阳性怀孕妇女群体调查也显示,HIV-1C亚型感染者比A或D亚型感染者有更高的病毒载量和较低的CD4细胞计数。而病毒载量和CD4计数是显示HIV疾病进展最重要的指标。另有报道认为,在感染C亚型的病人中大多缺乏辅助性受体CXCR4,而在B亚型感染者中,大多数具有这一受体,而具有这一辅助性受体被认为在临床上会有较快的疾病进展。另一方面,也有大量研究结果与上述结论相反,例如,在以色列的一项研究表明,B亚型和C亚型的HIV感染者其疾病进展是没有差异的。另一项在瑞典的研究也表明,A、B、C及D亚型的HIV感染者其疾病进展是没有差异的。在亚型是否对HIV的传播效率有影响方面的研究结论也是如此,一方面,在泰国的一项研究显示,泰国的E亚型的性传播效率是美国B亚型的5倍;另一方面,Mastro和Shatter等人的研究结果有提示在性传播和母婴传播上,各亚型之间是没有显著差异的。
总而言之,HIV感染者的疾病进展受病毒株,宿主和其他多方面因素影响,因人而异,要评价亚型之间在影响传播、疾病进展是否有差异是相当困难的。尽管如此,现在就得出它们之间没有区别或有区别都为时过早,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四、HIV亚型与血清学和核酸诊断
现在对HIV的检测方法主要是使用血清学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病人血清中的HIV抗体进行初筛,再用免疫印迹实验进行确认,核酸检测作为一种补充,在诊断HIV阳性母亲所生婴儿和处于HIV抗体窗口期的感染者发挥重要作用,但由于HIV的高度变异性,各亚型的抗原决定簇部位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可有一定差异,可以产生不同的抗原抗体反应,有报道表明,O组的HIV感染者血清与现有的HIV诊断试剂反应很弱出现很多假阴性结果,法国巴斯德研究所L.Montagnier也报道他们的一例1990年感染1992年死亡的O组HIV引起的艾滋病病例,正是由于用常规试剂难于检出而造成。虽然O亚型在最近几年通过向抗体检测初筛试剂和确认试剂中加入合成肽,HIV-1的O组可被检测出来,但其敏感性仍有待进一步的观察,因为HIV任何变异所造成的抗原结构细微改变都可能影响其敏感性。同时,由于现有的无论是血清学检测试剂还是核酸检测试剂都是以流行于欧美的B亚型病毒株为基础的,其对非B亚型毒株检测的敏感性有待进一步证实,有研究报道表明,在抗体阳转期间,应用取自B亚型抗原的抗体检测初筛试剂盒可发现在检测非B亚型时敏感性较低。并且,目前所用的几种用于检测核酸的试剂盒,在检测非B亚型HIV-1感染者时,或者不能检测,或者不能正确定量病毒量。对HIV-2型和HIV-1的0组尚不能定量检测其病毒RNA。因此,提高现有检测试剂盒检测各亚型的敏感性和研制能定量检测HIV-2型和HIV-1型中的O组病毒的试剂盒应是当务之急。
五、关于概念上的问题
对于HIV-1下面的分级系统,新加坡、香港、台湾的习惯是将分型下的第一级称“组”,“组”下称“亚型”,把M、O、N称为并列的组,M组下有11个亚型。叫“组”还是叫“亚型”,这点本来不重要,全球范围内交流日渐频繁,一般均能正确理解,并不会构成障碍,但有时我们发现许多国内学术或科普文章对艾滋病各型分类的介绍,有习惯将“型”下的分级叫“组”的,也有直接叫“亚型”的,而O组下边没有发现不同亚型,就干脆把O组下称为了O型,O既和M组并列,又与M组下其他亚型并列,同理,N组下也称为N型,这容易让人产生概念上的混淆,甚至有人说HIV-1“包括A、B、C、D、E、F、G、H、I、J、K一共11个亚型,空了一个L的位置做间隔,然后是紧跟着的M、N、O亚型”。因此,为统一起见,建议将“型”下的分级叫“亚型组”,或者直接叫“组”,这样更准确易懂一些。
HIV被发现和分离是在1983年,现在我们把它叫做HIV-1,当时就叫HIV,因为那时还没有谁预测出还有个2型,当然就没有什么必要去区别。2年后不同于以往的HIV发现了,于是就有了区别,以前的叫做HIV-1型,后来的叫2型。M、N、O亚型组是HIV-1型的下级概念。其实最处也没有“主要组”、“周边组”、“非M非O组”或“新组”等概念上的区别,当时还没有发现,等后来发现HIV-1的O组后,才要和以前发现的HIV-1亚型组对应起来,这时才同时有了M组以及后来的N组的概念。就好像你必须是有了弟弟或者妹妹后才被叫做哥哥或姐姐一样。1、2是平行概念,其中1型为绝大多数,说到HIV没有其他具体说明既是指HIV-1。在HIV-1型中,M组占绝大多数,所以大多数情况下HIV-1实际上更准确的是指HIV-1型的M亚型组。
HIV分型总结如下表:
HIV-1型 |
M亚型组 |
A、B、C、D、E、F、G、H、I、J、K共11个亚型 |
O亚型组 |
|
|
N亚型组 |
|
|
HIV-2型 |
|
A、B、C、D、E、F、G共7个亚型 |
六、最新报道
据新华社巴黎2006年11月8日电 法国等国科学家最近在喀麦隆南部野生大猩猩群中发现了一种与人类艾滋病病毒HIV-1的O亚型非常接近的猿类艾滋病病毒。这是科学界首次在大猩猩群中发现此类病毒。研究成果发表在即将于9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
至今,科学界已经发现30多种非洲灵长类动物携带不同种类的猿类艾滋病病毒。参加此项研究的佩特斯女士介绍说,他们在对从喀麦隆南部地区采集的数百份灵长类动物的粪便进行化验时,意外地在6份大猩猩的粪便中发现了人类艾滋病病毒HIV-1的抗体。更令他们惊奇的是,随后进行的基因分析发现,大猩猩携带的艾滋病病毒与HIV-1病毒的O亚型非常接近。
佩特斯解释说,HIV-1病毒包括M、N、O三种亚型病毒,其中最常见的是M亚型,还有一种是比较罕见的N亚型,这两组病毒都是由黑猩猩通过血液传染给人类的。然而科学界至今尚不清楚O亚型病毒的发源地。
七、关于“恐友”的担心
部分网友,尤其是“恐友”们,总是集中精力于及其少见的情况,他们在多次检查HIV抗体均阴性后,又开始担心会不会有检查不出来的情况,例如感染了O亚型组或N亚型组。O亚型在最近几年通过向抗体检测初筛试剂和确认试剂中加入合成肽,HIV-1的O组可被检测出来,但其敏感性仍有待进一步的观察,因为HIV任何变异所造成的抗原结构细微改变都可能影响其敏感性。对于N组,由于比较罕见,并且发现的时间并不长,目前尚没有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很高的检测手段。因此,确实有检查不出来的情况。但有的人总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觉得自己就是中了O型,或者N型甚至其他什么型的,就是查不出来。有这种想法的人,其实最好什么检查都不要做,因为无论什么结果你都要表示怀疑。这样的话就没有尽头了。其实,真的有这个必要吗?
预约张老师或中心其他医生进行脱恐指导请“点这里”
单位:成都恐艾干预心理网/中国目前唯一一个针对性病艾滋病恐惧症(恐艾症)进行恐艾干预恐艾援助的社会团体
口号:打造艾滋病科学防治官网/建设专业艾滋病论坛/宣传艾滋病传播途径等基础知识/促使恐友脱恐吧
服务对象:对艾滋病初期症状/艾滋病窗口期(艾滋病潜伏期)/艾滋病图片/艾滋病检测存在误区的性病艾滋病恐惧症患者
官网概述:成都恐艾干预心理网官网分恐艾干预恐艾援助板块及恐艾吧在线答疑板块,恐艾干预笔记和音频,实地艾滋病防治宣传活动图片,艾滋病学术交流大会上艾滋病专家针对艾滋病临床和流行病学数据分析和防艾心得是成都市恐艾干预心理网的核心资料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