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艾干预心理>> 心理干预>> 恐之明灯>>医生保证完全排除艾滋病感染风险 为什么还继续恐艾

医生保证完全排除艾滋病感染风险 为什么还继续恐艾

作者:张珂     来源:恐艾干预心理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17日    点击数:

最近有很多HIV恐惧的恐友在中心留言板咨询艾滋病问题的时候喜欢问张老师一个问题,明明艾滋病防治医生已经给他保证完全排除艾滋病感染,但他为什么还会恐艾。其实,这是我们恐友存在的一个误区,医生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的一个初步判断,在没能建立有效稳定咨询关系,促使恐友内化以前,并不能作为恐友长期依赖的安全信号。艾滋病感染风险评估以后,只能说从行为上活检测上排除了危险的产生,但是心理产生的应激性防御,我们称之为真正的恐艾,并不会因为我们给他一个“没事”的结论瞬间戛然而止。脱恐的本质是卸下心理防御,降低应激反应过度模式。


对于艾滋病防治领域,会分为很多二级甚至三级更细化的研究领域。咱们可以这样想,术业有专攻,闻道有先后,张老师是研究恐艾心理方法应用的,让张老师去给艾滋病感染者朋友进行医治和外科手术,那比登天还难。同样,您让医治艾滋病感染者的医生们尝试用精神分析方法,人本存在主义或恐艾心理干预方法提高恐艾人群对无意识的理解,也是非常难为艾滋病防治医生。


其实艾滋病防治医生能够花一些时间,认真听恐友们描述情况以后,针对于大家每一个问题给予解释和支持鼓励已经是非常用心了。安慰性的语言的确能够给人很强大的支持,但是任何东西使用多了,就会呈现反作用的方向发展。比如说咱们特别喜欢的一份菜肴,连续吃一年,每顿吃,只吃这样,相信几乎没人能坚持吧。适当的安慰能够让艾滋病恐惧的恐友们放松,但是安慰的话听多了,恐友自己心里也会产生免疫反应,就会觉得反复安慰也就那样,没什么意思了。就像恐友说,感觉遇到的绝大部分医生都在保证没事,感觉到好没意思。甚至有的恐友知道他去问防艾医生具体某个问题,医生肯定会给他说没事。但他还是希望或许这一次医生的保证就能促使他突然顿悟。


量变到质变是一个过程,恐艾也有具体的严重程度之分,张老师多年以前曾经做过一个简要的恐艾严重自评量表,大家可以关注咱们公众号具体自评下。它有很多基础的评估指标,恐艾心理的多重策略就是在恐友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方式去进行,单纯的安慰仅仅属于支持性技术中的一种,恐友需要解决是内心冲突和提高自我的意识,比如说为什么我会恐艾,为什么我会恐日常,为什么我的家庭成长环境是这样的,为什么我父母是这样性格的,等等等等。这时候我们就引申出了一个问题,到底是恐艾导致我产生了心理问题,还是我本身的心理问题引起了恐艾。


对于很多HIV恐惧恐友来说,利用传染病的三个原则,即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群体从病理层面排除了艾滋病,那么我们的确不应该认为艾滋病有关系焦虑担心了,但是艾滋病这个事件刺激了我,促成了心理应激反应产生,甚至出现了创伤或创伤应激障碍,解决创伤才是脱恐的关键


这时候,我们需要同恐友进行深度沟通,对恐友更加了解,才能够一点点去抽丝剥茧,找出无意识层面的一些冲突。其实可以看看,哪一个精神分析层面的心理咨询是靠短短几分钟时间就能分析出个所以然的,心理学圈子的哪一位精神分析专家自己不也需要晒出他的一个长期个人成长学习史和被督导史呢。


很多时候,在明确具体化的应激反应以前,我们可能将精神分析中的无意识冲突假代以其他形式出现,但恐惧艾滋病以后,优先处理最坏结果,艾滋相关线索的恐惧最直接,就算意识层面已经排除了各种可能得极端风险,但是在无意识上的很多有关艾滋病恐惧的连接并不会因此中断


张老师不太清楚以上话语咱们恐友们是否能听懂,但想表达的是心理对恐艾人群的影响远远大于我们对心理的认识上限看似是艾滋病刺伤了我们的神经,其实是我们中内心中最在意的那些东西刺伤了我们,或许就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的缺失和不足。脱恐的确不是那么好脱,尽管在艾滋病检测以后,或者得到保证以后,很多恐友感觉焦虑强迫缓解了不少,我们总还是发觉心中有些隐隐不安。特别是一部分恐友发觉检测和保证仅仅促使了我们转移了注意力,并没有改变我们本身对刺激本身的惯性思维,我们很容易又陷入重复的论证之中。如果我们从一开始就接受心理对恐艾恢复的巨大影响,并且积极去探索自我相信脱恐也能在有意无意之间变得越来越好


这里永远是信任中心的恐友那座最稳的靠山,祝各位恐艾恐友在咱们老师们的指导下分清主客观,早日成功脱恐,恢复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