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艾干预心理>> 心理干预>> 心理评论>>艾滋病不是那么好得的 心理测试看是艾滋还是恐艾症

艾滋病不是那么好得的 心理测试看是艾滋还是恐艾症

作者:吴紫蝶     来源:99健康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02日    点击数:

   大部分在网络上每天搜索艾滋病相关信息都是一群沉溺在恐艾症无法自拔的人,总是将自己对艾滋病的恐惧认为是艾滋病感染的前兆。其实并没有关系,只是中国人对恐艾心理不了解,从而才形成了更多越陷越深的症候群。如果已经明确艾滋病感染可能性很小了,理应着重通过恐艾干预的方式进行脱恐。以下有一个简单的恐艾症心理小评估量表,供恐友们做自行参考。

  1、是否对HIV过度恐惧。即使医生告诉你被感染的危险很小,甚至一些医生为了让恐友脱恐进行安慰,保证完全排除,恐友也仍然恐惧,很难接受这种危险?

  2、是否害怕HIV,以至于干扰到最基本的正常生活,如工作、学习、家庭生活和亲属关系?

  3、是否反复打全国各地艾滋病咨询热线,问同样或相似的问题?但是收效甚微。

  4、是否总害怕被感染,花费很多时间上网或查阅书籍,加入艾滋病论坛,贴吧或者QQ群?

  5、是否在遇到与AIDS有关的问题时,表现得偏执或强迫?

  6、是否确信身体上的每一个变化或不适都是HIV/AIDS引起的?

  7、是否害怕感染HIV。即使3个月后抗体检查结果呈阴性,也很难接受。一遍又一遍地要求医生做没有必要的检查,如PCR实验、病毒载量等等,不惜花费金钱和时间,并对正常结果难以接受?

  8、是否有医生建议你去做恐艾心理干预?

  如果你对以上半数问题回答都是肯定的,那么你可能出现了恐艾症,最好寻求实地的恐艾心理门诊进行干预咨询治疗。

恐艾症如何治疗

  1、相信艾滋病窗口期后检测

  在窗口期(目前现在一般为4-6周,不建议相信网络艾滋病试纸商两周为阴即排除艾滋病)以后做了抗体抗原或核酸检测为阴性即可排除艾滋病感染的可能,不要再无谓地担心和猜疑。

  2、不要相信艾滋病初期症状

  很多朋友怀疑感染了艾滋病都和自身的症状有关,的确有小部分人在感染了艾滋病后会出现急性症状,出现急性症状的条件是感染了大量的艾滋病毒,而这种病例实际上非常少,而且艾滋病急性症状几乎没有特异性,和平时可能得的病没什么两样。

  从医学的角度讲,症状并不能作为判定是否感染的标准。恐艾者几乎人人都有这样那样的症状,但最后的血检结果是99%以上都没事,这足以说明症状并不可信。

  3、尝试转移注意力

  将精力集中在工作或学习上,建立一套积极的恐艾心理补偿方式,多关心家里人,参加户外运动以减轻忧虑和担心,你会发现,很多所谓的艾滋病呼气症状会在不久之后不治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