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艾干预心理>> 疑病干预>> 狂犬干预>>科学认识恐狂症有助于心理健康

科学认识恐狂症有助于心理健康

作者:孟博士     来源:疫苗科普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24日    点击数:

  恐狂症是因对狂犬病的认知发生误解,而产生强烈恐惧感,常伴随焦虑、强迫、抑郁等多种心理症状和行为异常的心理障碍,也可同时伴有与狂犬病相似的躯体症状,时间可长达数年,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1-3] 。患者怀疑自己或者亲人可能感染了狂犬病病毒,非常担心未知途径感染并反复检查身体的破损情况、关注各种来源的狂犬病信息、多次检查狂犬病抗体、频繁接种狂犬病疫苗、反复咨询不同的人等强迫症表现,严重时候可能导致自杀 。恐狂症是一种精神类疾病,患者往往具有严重的心理障碍,精神压抑、恐惧焦虑,夜不能寐、不能自我解脱,甚至有自杀倾向,不仅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消极影响,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由于错误认知引起的恐狂症通过专家的帮助可能容易自行解除或减退。同恐艾症一样,如果没有丰富经验的疾病及临床心理专家干预的话,部分患者很少能真正脱恐。

科学网严家新老师的博客截至2018年6月16日共有7362675人次浏览,多数狂犬病科普文章阅读量超过1万。我接触过很多的恐狂患者,覆盖了白领、学生、医生、警察、大学教授、公务员、普通劳动者等各种人群。多数犬伤门诊医生都有遇到过恐狂者,浙江温州市龙湾区海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2016年6-7月就接诊了64例恐狂患者[3],估计全国恐狂人数不低于万人。近两年来,我们实验室每周均会接到恐狂者的电话或者恐狂者的拜访,男性似乎比女性数量更多。恐狂已经引起了一些医生的关注[2, 4]

 

二  病因分析

    一般认为恐惧症患者存在心理及生理学因素,患者生性孤僻、性格内向、心理承受能力脆弱及既往有精神疾病史、家族史等[1]。由于狂犬病患者病死率近100%,对狂犬病认识不足、担忧和恐惧死亡是暴露后产生恐惧的重要原因[5]。此外,社会上多种狂犬病消息误导患者使其对狂犬病产生怀疑和恐惧[1]

    恐狂症者大多有过通过网络频繁查找有关狂犬病信息,但网络信息部分前后矛盾,个别患者咨询不同的人,而且部分人似懂非懂,可能得到不同的答案,因而无法建立正确的狂犬病认知,这就导致恐狂者越查网络越矛盾、咨询的“专家”越多恐的越严重,一旦错误的言论和自己预想不谋而合,病人往往深信不疑,有时候把狂犬病可能存在的症状作为狂犬病的特异性症状,与自己的感觉对号入座,使自己陷入深深的恐惧当中。

    患者对医生 “不一定”“有可能”等不肯定的话语过于敏感,产生不安而加重恐惧[4]。部分恐狂者有过被狗咬伤或者与狗有过接触,而且这些经历往往发生在多年前,担心狂犬病潜伏期非常长,将来会发病;部分患者暴露后没有第一时间进行暴露后处理,因而在患者内心深处想当然认为无效。一些人员对狂犬病知识欠缺,甚至有人称狂犬病潜伏期20年、超过24小接种疫苗无效等错误信息,患者缺乏信任感,对处置效果产生怀疑[1],这些会加重狂犬病恐狂的程度。 

   从心理层面分析,恐惧、愤怒、羞耻、焦虑,本质上是一回事。这四种情绪都是因为边界被侵犯。边界被侵犯,无力抵挡,就是恐惧;边界被侵犯,但是能够反击,就是愤怒;想象中的边界被侵犯,就是焦虑;社会评价、声誉的边界被侵犯,就是羞耻感。恐狂多数人是焦虑,恐狂症患者不仅仅是由于对狂犬病的认知错误,相当一部分人和本身的性格基础以及其他心理障碍有密切关系,尤其和焦虑障碍关系尤为密切。

 

三 临床认知

    恐狂者对狂犬病的认知出现偏差和扭曲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自诉肢体疼痛、“蚁行感”等异常行为[3]。恐狂者焦虑情绪非常明显,他们主要恐以下误解:(1)恐潜伏期,内心深处相信狂犬病潜伏期会超过20年,部分患者相信自己曾经被动物咬伤、抓伤,病毒已经潜伏在体内,很快就会发病死亡;(2)恐延迟接种,部分患者认为自己没有第一时间接种疫苗,因此接种疫苗无效;(3)恐其它基因型别病毒,部分患者认为自己感染的是非基因1型病毒,现有疫苗无法提供保护;(4)恐疫苗副作用,接种引起的比如发热等副作用被认为是已经发病,部分患者认为接种疫苗会引起癌症、脱髓鞘;(5)恐保护期,担心过保护期后会发病死亡;(6)恐疫苗没有灭活;(7)恐接种流程,认为没有按照流程接种无效;(8)恐间接传播,除WHO介绍的传播方式外,还会杜撰一些本身不存在的传播方式。

 

四 临床表现

  恐狂者往往会表现出强迫症、疑病症、恐病症、抑郁症。部分病人痛不欲生,因而出现失眠、心悸、出冷汗、头昏等症状,有的甚至认为死亡就在眼前,世界到了尽头。恐狂症的最常见表现就是滥用狂犬病疫苗,反复接种后仍然忧心忡忡[3]。部分患者已经接种过疫苗,医生也告知安全,但还是怀疑病毒没有彻底清除,频繁接种疫苗,极端情况有10年打了150针疫苗,还有部分患者去多家检测机构、求助多种方法频繁检测抗体。

狂犬病是病死率最高而发病率较低的传染病,人们很容易反应过度。目前网络上或实际生活中有关狂犬病的不科学言论泛滥,使得一些与犬、猫有接触者长期处于恐惧之中,甚至发展成强迫症或癔症。有的人多次接种了疫苗,但仍不远千里到武汉做抗体检测,担心“抗体一旦减少,狂犬病就会发作”[6]。有的人自认病毒已潜入大脑,自己必死无疑,丢掉工作,频繁上网查信息,在各种互相冲突的信息中无所适从。有的人怀疑疫苗是假的,怀疑疫苗中有活病毒,怀疑狂犬病毒能通过空气传播,怀疑护士,怀疑专家……每天在无尽的烦恼之中挣扎[6]

 

五 脱恐策略

并不是所有的恐狂症都可以简单的归到某一类,很多患者是多种表现同时存在,对严重的患者既要接受狂犬病专家的权威咨询也需要接受综合的心理治疗。部分患者早期一般不会想到接受心理治疗,很多人认为这不是心理疾病,自己的担心是完全正常的。频繁接种疫苗或者多次检测后仍不能摆脱自己的担心和痛苦之后才会想到求助于狂犬病专家和心理医生。

 

1.相信科学

 

恐狂患者要相信接种完疫苗后就安全,体内也不存在狂犬病毒。对条件好的患者,可以做做抗体检测辅助脱恐,结果为阳性性即可完全排除狂犬病,不要再无谓地担心和猜疑。只要在发病前全程接种完了疫苗,产生了抗体,体内就不可能再有狂犬病病毒“潜伏”,就不会再发病。检索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资料,未发现与此标准相违背的病例。

 

2.少关注症状

 

    狂犬病人在前驱期出现临床症状通常以不适、厌食、疲劳、头痛和发热等不典型症状,还可能出现无端的恐惧、焦虑、激动、易怒、神经过敏、失眠或抑郁等症状[7],而这些症状和患有焦虑或抑郁疾的精神病人类似,所以说有精神障碍的人可能更容易恐狂。狂犬病前驱期的症状几乎没有特异性,从医学的角度讲,非特异症状并不能作为判定是否患病的标准。恐狂者对非特异性症状异常关注,容易形成恶性循环,一有风吹草动,就害怕是狂犬病,越害怕,心情越紧张,症状越明显;陷入其中不可自拔。正如上面所说的脱恐无论从科学常识上和心理上都不要去管症状,以生活为中心,去做该做的事情,这样才能打破恶性循环,阻断心理和身体的相互影响,这也就是《森田疗法》所说的“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恐狂者迟迟不能脱恐,就因为他有症状,其实他们掉进了恶性循环的陷阱,他们关注的是症状,恐的是症状,一心想消除症状,可是越是这样症状越顽固,因为他们对症状排斥的心理反而加强了他们对症状的敏感,关注与紧张扰乱了自主神经的正常工作,造成更多的症状。对症的方法就是不去管,不去关注,不去分析症状。

 

3.相信权威文件

 

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家疾控中心均组织专家出了狂犬病相关文件,中文版《中国CDC印发狂犬病指南的通知》[7]、《世界卫生组织狂犬病专家磋商会  第二版》[8]、这些官方文件均有中文版,参与编写的人员均是研究狂犬病的相关专家,虽然内容中有少量争议,但在核心内容没有错误,是最权威的指南,在不清楚狂犬病相关知识的时候可以参考。如果你有机会咨询到这些专家,要尽可能相信这些专家的指导。

 

4.尝试转移注意力

 

    通过网络的步步诱导,非恐狂人群慢慢变得疑神疑鬼,情绪变得失控。要想脱恐,远离网络是必然。将精力集中在工作或学习上,多做有规律的有氧运动,你会发现,很多所谓的症状会在不久之后不治而愈,这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你的担心是错误的。

 

5.心理脱恐

 

    打完疫苗检测有抗体后,还是没有脱恐,就有必要求助专家进行心理干预脱恐[3]。现在对恐惧症,比如恐艾症,主要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和森田疗法为主的心理综合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9, 10]。有研究表明贝克认知疗法能够明显改善狂犬病暴露人群中狂犬病恐惧症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使患者科学认识狂犬病[3, 11]。 给予狂犬暴露者给予心理指导和干预有利于病人缓解焦虑、抑郁心理状态[12]。有机构采取认知领悟疗法、安慰疗法、系统脱敏和暴露疗法干预,治疗效果很好[1]

    认知行为疗法[10]认知理论认为人的情绪并不是由事件本身所决定,而是由个体对事件的认知( 即信念、评价、解释等) 引起的。认知行为疗法就是以改变患者的认知过程,消除错误的认知模式,建立新的、合理的认知模式为核心,结合行为治疗,逐步改善患者的不良行为,建立起新的行为模式,并在新的合理的认知模式指导下,将形成的新行为模式逐步内化为患者的自然行为。治疗的目标不仅仅是针对适应不良的情绪和行为,更主要的是分析患者思维活动和对策略的特点,找出其中的不良认知并加以纠正。

    森田疗法[10]森田疗法的着眼点在于陶冶疑病素质,打破精神交互作用,消除思想矛盾。其治疗原理可概括为:“顺应自然,为所当为”,以达到“不治而治”的目标。既不是消极忍受,也不是听之任之,而是不试图对抗症状,从心里完全接受它,学会承受,把自己从反复想消除症状的思想泥潭中解放出来,以摆脱精神交互作用,并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学会带着症状积极生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