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日是第32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主题为“社区动员同防艾,健康中国我行动”。南京脑科医院医学心理科“阳光医生”、主任医师陈进介绍,在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关注艾滋病患者的同时,“恐艾症”患者同样不能忽视。
什么是“恐艾症”?陈进介绍,“恐艾症”是一种对艾滋病的强烈恐惧,并伴随强迫、抑郁、焦虑、疑病等多种心理症状和(或)行为异常的心理障碍。随着艾滋病感染人数的不断增加,且目前还没有可以完全治愈的有效方法,人们对艾滋病的关注和恐惧程度也随之不断升级。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对预防艾滋病有着积极的作用,但一旦患上“恐艾症”,却将严重影响到正常工作、生活。
在门诊经常有这样的人士前来咨询,他们普遍的症状都是有强迫、焦虑、失眠甚至抑郁。比较典型的有一名单身青年,在外面通过一些途径发生了性行为,过程中他是戴了安全套的,但到了第二天,他感冒了,出现了发热、扁桃体肿大等症状,于是在网上四处搜索艾滋病的资料,有些和出现的症状相似,就开始恐慌了。即使在疾控中心检测结果是阴性,依然不相信,隔几天就去检测,吃不下、睡不着,逐渐发展为强迫症。这种强迫症状造成他长期失眠、注意力无法集中,对工作和生活失去兴趣和信心,甚至开始出现抑郁的症状。
陈进表示,虽然医学检测阴性的结果可以短时间缓解“恐艾症”患者的焦虑,但是这种反复的检测也可能使患者病态的行为加重,并导致他们出现更高水平的恐惧和焦虑。
陈进介绍,对于较为严重的患者,首先考虑适当用药,针对性地缓解患者失眠、焦虑、强迫、抑郁的症状,当他的症状有所缓解,精神状态变好以后,才有可能更理性地接受心理治疗。对“恐艾症”患者进行心理治疗时,通常从两个方面着手:
从个人的角度来讲:首先,要从宏观的角度看问题,而不是局限于微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要钻牛角尖”。
第二,要接纳自己,允许自己犯错。很多患者从小就接受非常强的完美主义教育,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内化,对任何事情都要求完美,害怕出错,道德规范感强烈,一旦做出出格的事情,就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心理压力,从而导致强迫、焦虑的产生。
第三,在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打破僵化的、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接纳灰色地带的存在,尝试灵活应对。
第四,多与身边的朋友或者专家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听听别人的意见,学习他人的思考方式,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看问题,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自己的焦虑。
从疾病的角度来讲:首先,要相信科学,正确了解这个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要相信在窗口期以后做了抗体检测为阴性即可完全排除被感染的可能。
其次,要明白,艾滋病本身和其他疾病一样,并没有道德好坏、高低之分,就像性本身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人们追求美好的行为并没有错,不能因为一个人是否得病而评判他的好坏。
第三,就是要洁身自好,有足够的防范意识,采取足够的防范措施。如果要文身、美容、拔牙或者进行一些小手术,也一定要找正规的医疗机构,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