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高危性行为后,一直不能摆脱“艾滋病”三个字折磨的人到底有多少?这类人即使多次检查,证实排除染病,仍然无法彻底从恐惧中摆脱出来,这是怎么回事?这群人患上的是另一种病,与艾滋病有关的神经症——艾滋病恐惧症,简称“恐艾症”。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近日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就“恐艾症”特别采访了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皮肤性病门诊李永红主任。
“我们医院是专门收治艾滋病患者的医疗机构,近年来,我们发现,患上‘恐艾症’的人越来越多。无论医护人员怎么劝说、证实,对方就是不相信多次‘阴性’的检查结果。”李永红主任介绍,“恐艾”是一种对艾滋病的强烈恐惧,并伴随焦虑、抑郁、强迫、疑病等多种心理症状和行为异常的心理障碍。前段时间,门诊还接诊一位“恐艾”者。因一次高危性行为后,担心染病,反复去多家医疗机构检查。两年的时间,前前后后加一起做了20次的检查。但还是坚信自己染病。认为所患的就是一种新型的艾滋病病毒,目前医学能力还不足以将其检测出。最后在家人的劝说下,这名“患者”才走进心理门诊接受治疗。
其实,在我们身边,有“恐艾”情绪的人并不在少数,成都市恐艾干预心理网专家陈晓宇做过估算,全国至少有五六十万的“恐艾”患者,有志愿者测算的数字竟达到千万人数。百度贴吧里专门开设了一个“恐艾吧”,据记者截稿前统计,该贴吧的关注人数有74420人,发帖量达10121515条,几乎每天都会有数百条的新帖。而记者在去年12月1日曾登录过该贴吧进行过统计,那时的关注人数有58111人,发帖量有8097508条,短短一年的时间,关注人群多出近两万人,发帖量多了200多万。
其实,很多“恐艾”者无法摆脱恐惧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会反复生病。比如感冒、低烧、腹泻、起疹子……李永红主任解释,这类人群长时间处于焦虑的状态,机体的免疫力会下降,很易诱发疾病,而一旦出现这些表现,“恐艾”者就会加深疑虑,更加焦虑,致使疾病反反复复,处于恶性循环的状态。
李永红主任建议,要想远离“恐艾”情绪,人们应加强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不要在网络上学习和脱恐,特别看到一些症状就“对号入座”,要相信科学的检查结果。如果“恐艾”症状严重,要尽早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要想从根本上预防和远离艾滋病,人们最应洁身自爱,不尝试危险行为,不抱侥幸心理,对自己、家人以及整个社会都要负起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