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艾干预心理>> 疑病干预>> 性艾轶事>>99%恐艾症的人都不是艾滋HIV患者

99%恐艾症的人都不是艾滋HIV患者

作者:田老师     来源:医学典范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07日    点击数:

     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有感染HIV风险的行为就属于高危行为,比如不安全的性行为(包括没有采用安全措施的同性和异性性行为)、输注不安全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等等。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对高危行为的理解有很多误区。需要说明的是,与艾滋病患者的日常接触,如共用办公用品、桌椅板凳、餐具、毛巾、被褥,甚至是马桶等,是不会感染HIV的。因为HIV病毒其实比较脆弱,离开人体后很容易失去传染性,但是在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中,存活时间会长一些,但是要重新回到人体感染人也是很困难的。日常生活中莫名担心艾滋病感染的恐友,基本上没有感染艾滋病的可能性。所以说99%以上的恐艾症的人都不是艾滋病感染者,也很难以变成艾滋病感染者。

    有过高危行为,一定会感染HIV吗?这个不是绝对的,因为高危行为和HIV感染之间存在一定的概率。对于没有采取安全措施的异性性行为,如果对方是HIV抗体阳性,那一次高危行为的感染概率大概是1/1000~1/500;而如果输注了被HIV污染的血液,感染风险就很高,可能输注一次就会95%以上的感染。当然也不能因为和对方是同学,是熟人就和对方发生了关系而放任自己,毕竟艾滋病感染也许自己都不知道。一旦发生了非伴侣的高危行为,务必需要在艾滋病窗口期后进行检测。目前部分省份艾滋病感染率增长幅度过快,熟人之间发生关系比例,以及对艾滋病没有高危防范意识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一旦有过非伴侣行为,或者伴侣有过高危行为,务必艾滋病抗体筛查。

  高危行为后身体出现各种各样的不适,是感染HIV的表现吗?一般来说,如果高危行为后真的感染HIV了,40%~90%的人在接触后2~4周会出现急性期的表现,如发热、头痛、咽喉痛、腹痛、腹泻、起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等,持续1~2周会自动消失。这些表现没有特异性,不是说只要身体出现了这些不适,就一定是感染了HIV。但事实上,事后证明99.9%的大量艾滋病初期症状(或者说恐艾症症状的恐友)并么有被感染艾滋病,看来主要还是因为极度恐慌引起的神经免疫功能的异常,出现了恐艾症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