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艾干预心理>> 恐艾干预>> 干预笔记>>艾滋病排除最长要多久?最保守是多少天?

艾滋病排除最长要多久?最保守是多少天?

作者:张老师     来源:恐艾干预心理网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18日    点击数:

一位帅气的男士应客户邀请参加了私人聚会,和客户在酒后半推半发生了高危行为。三周后他看到网络新闻说有人因为商务活动出轨感染上了艾滋病,内心一阵恐慌,赶快前往医院进行检测。得到结果为阴性以后,他长长舒了一口气。可是没过几天,他又在网上看到说艾滋病毒在三周查不出来,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检测出来。后来查询了很多资料,发现有很多不同说法,有的说艾滋病需要六周,有的说需要三个月,甚至还有极端地说六个月甚至更久的。这么多答案让他感到非常困惑和苦恼,以至于他完全不敢和太太有夫妻生活,生怕传染给另一半。那艾滋病到底多久才能完全被查出来,他来到国家权威恐艾症研究干预机构成都恐艾干预心理网进行咨询,想获得一个最终答案。

长期在网络上搜索艾滋病相关信息的恐友或志愿者可能会经常在网络上看到相关来源不明的消息,某某医生说有三个月,甚至六个月抗原抗体转阳的案例,这个就仿佛给滚油的锅里倒一盆水,直接炸了。艾滋病恐惧症恐友们本来就已经因为网络贩卖焦虑,极度没有安全感,情绪曲线呈现螺旋式波动,对安全信号需求饥渴难耐,却又给他一个沉重消息,这样反反复复的信息接受,兴奋和抑制来回变换,直接导致了很多艾滋病恐惧症恐友患上神经症和植物神经紊乱,产生了大量明显症状,以至于有的症状持续好几年都没并没有消除。

首先张老师在这里明说,这个不是最长的案例统计,比如说我们著名的密西西比婴儿实验,那转阳的时间可就长了,不过别人有一个前置因素是长期使用阻断技术。可能部分只喜欢听一味安慰话的恐友群看到这个结论会被吓到,但我还是希望愿意脱恐的恐友认真看看下面的原因,不要带着情绪和主观评价过度去解读,也不要一知半解自我分析。恐友之所以在网络上越陷越深,除了没有专业的艾滋病防治从业人员有效指引,还有就是按照网络上随意可获得的信息知识源,以自己的感觉去片面理解,导致自我的认知受限,形成沼泽效应,越来越深。

恐艾干预心理网更多强调是客观表述,不吓人也不安慰人。就像本省是艾滋病感染大省,案例众多,那自然会收集到很多奇葩的案例。那为什么会收集到奇葩统计的数据呢?咱们疾控中心收集资料时,早期很多采用了描述法,就是感染者自我描述方式来进行统计。比如对高危群体进行随访的时候,其说这一年都没有高危行为,只有过往一年前有过高危,或者说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就感染了。那我们就只能按照他的说法进行记录,后来再联系让其报道领药和进行数据的确定时,人都找不到了,资料却保留了。

有的人可能会问我们,那这样的统计方法科学不。我们认为这个统计方法的确不是很完善。不过医学上提出过,因人体差异性的不同,每个人的窗口期不会完全一致,这样统计也有利于我们做艾滋病基础研究更好去执行和完成。但因为总会存在受访者和被调查者的局限性和言行不一致,就常常产生奇葩事。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开艾滋病相关培训时,交流这些奇葩事件,并且提出自己的看法,成了一种再正常不过的事件。

目前呢,什么比较科学呢,那就是循证医学,就是经过实验研究数据得出的结论。恐艾干预心理网这几年做艾滋病恐惧症人群的干预,全部都采用过往经典案例的大数据模型,针对性一对一,事半功倍。在这里就艾滋病到底最迟多久能被检测出来,给大家一组针对样本有记录艾滋病检测研究数据做参考吧。前几年在全国艾滋病学术交流大会上,姜拥军教授针对其研究的男男高度疑似感染者的样本对象进行统计,这群对象在参与项目后的确没有其他行为了。用不同试剂检测,大概是20组研究对象,绝大部分感染者在2-3周都被检测出了,最迟一组也是在80多天,所有条带全部显示。在这里请注意,80多天这个不是首次被检出阳性,而是所有条带显示。

按照目前的艾滋病检测标准,对于普通人来说,两三周可以定大局,六周足够了,也就是以国家标准的1-3周为参考,以国家标准的左右且不超过国家标准为修正值。即参考值加修正值为四代四周三代六周。至于有的身上一大堆症状的,还在纠结三个月,半年,一年的,真建议去寻求既做艾滋病防治一线,又做心理干预工作的医生老师帮助,去提高对身心免疫相关知识的储备上限。如果真的出现一年半载后转阳的,可能这时候就会对其做更多差异化研究,看是否存在什么特别的前置原因,就像文章开头我们所提到的密西西比婴儿服用大量阻断这样典型案例。

但目前听同学朋友说他们的艾滋病基础研究并不会过多去研究艾滋病窗口期到底是多久,最迟什么时候转阳的,这在科学上研究的意义并不是很大。其实也说明一年后这种专阳的案例,其研究有效性很低,到底是否半年一年后才转阳,其实从目前全国基本都是在执行国家1-3周左右为参考重要标准来看,更多体现了恐友因为长期在网络上杞人忧天的心境。我们十多年前做防艾工作,为什么恐友不像现在这么多,因为那时不能随便用手机上网,也就没有这么大的伤害,场建议咱们作为普通人,在尽可能少上网以免受到更多负向刺激,就以文章中重点标注的为结论也就行了。

选自《恐艾干预.病理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