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您好,我是跟您沟通过两次的小张,不知道您还有印象吗?本来想这周跟您预约电话沟通的,但是助理说您这周比较忙,没时间安排电话咨询,所以预约了下周的电话沟通,也希望老师多注意身体。老师这两天我的情绪有些许好转,因为我自己在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想法,逼自己不去想那天晚上的所有细节,告诉自己我只要看检测结果就好了,包括这两天晚上睡觉前都会把阴单放在床前打坐冥想一会,告诉自己我已经跟这个疾病没有关系了。其实在不想那天晚上的细节之后,感觉焦虑有所好转,一直在告诉自己客观的看这件事情,检测结果是客观的,我自己的想法是主观的,所以只要看结果就可以了。但是老师我这两天一直有些担心的事情是我怕身体感染的量少导致窗口期延迟到6个月以后,或者是病毒一直再我体内潜伏然后6个月以后开始爆发,因为我真的不想再去做检测了,现在看到医院都有点惧怕。所以请老师给我点建议。
您好,张老师最近艾滋病防治工作项目日程相对较忙,实在没有时间上网回答问题,实在不好意思。您是TZ的小张吧,老师当然记得您啊,原来您的用户名是这个呀,的确是数字加两个字母老师记不住,但是您和老师最近进行了两次一对一电话沟通,这个印象和记忆就加深了。很高兴张老师和您的通话,对您的认知提升,以及情绪调整有帮助。老师在电话里面说的很清楚,我们不要试图通过压制的方式去脱恐,因为您也知道,以您现在的状态和自我思维体系,去压制可能很难,而且极其容易进入一个彼此对抗的精神交互作用(森田术语),所以希望下次您是有机会将逼这个词语换掉的。您焦虑有所缓解老师也很开心,但是您也知道,恐艾的波动期他的特性特点是什么,您目前才和张老师进入一个初步相互了解的阶段,一个从基础开始学习,并且抛弃原有体系,逐步去消除误区,这个都需要时间,您也不用着急。人要是没有自己的主观想法,那怎么会有主客观不重合,产生了很多疑惑呢,所以您也不用希望有的问题,被点拨一下就立马顿悟,这个就像人的学习,也是有了基础,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过程吧。对于关于感染量少,这个您不用担心,病毒进入人体,要么被免疫消灭,要么就感染,而且一旦开始复制,速度很快,怎么可能会延迟到六个月以后,您又不是免疫异常的人。您的想法只是基于您的悲观状态,总是觉得我把各种想法都想的悲观极致到一定程度,我去过度的防御,才能激发我的安全信号。您还记得老师在电话里面和您探讨过这个问题吗?可能每次灌输的内容有点多,那么下次我们沟通就尽量把内容再简化一点点,您先记住老师告诉您的结论,无论病毒多少,要么感染,要么就被消灭,不会出现还要潜伏再爆发,您把人性赋予了病毒,这个问题咱们可以在下周再具体沟通下,您先让自己放下心来吧,只要有张老师在,会努力帮助您的,您也不用把自己做得过余的急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