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艾干预心理>> 在线咨询>>正文内容
         

恐艾干预中心的老师好,想请教一个专业的问题,就是艾滋病窗口期的说法,谁才是正确的。潘业说艾滋病四代两周三代三周百分百绝对排除,知乎上一个有名的“大佬”燃竹同学说四代两周三代三周才有可能检测到抗原和抗体,排除率很低。我看了潘业给我的保证,心里很舒服,因为我两周用试纸条检测是阴性,后来有人贴了燃竹同学的言论说试纸检测不准确,四代必须要45天才能排除,我吓到当天晚上就失眠了,好怕回到最恐艾的那几天。我好不容易熬到两周,准备三周再检测一下就脱恐了,结果他说至少要45天,请问我以后的日子怎么熬过去。吧里志愿者说燃竹是个小丑,口气很大,抄袭外国论文,捏造隐蔽期的概念,直接被疾控专家打脸,疾控说没听过隐蔽期的说法。潘业师从卢洪洲,是国内有名的艾滋病研究专家,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医院专家。这个燃竹又是嘛玩意儿啊,他敢公开自己的名字不,分明就是个骗子。恐友迟迟脱不了恐,越来越恐惧,没办法工作了,就是这种人害的。我听兄弟们说他是你们四川成都的,能不能帮忙查查他的底细,把他曝光,这才是你们为广大恐友该做的好事。


留言时间:2022-08-09     留言人:离开江小白
         
管理员回复:
回复内容:

您好,张老师认真看了您的问题,与其说是一个咨询窗口期的问题,不如说您这个更像是一个檄文。对于艾滋病窗口期,相信在每一个医务工作者心中都有自己的倾向性,都有自己一套参考标准,有偏保守的,更考虑窗口期越久越精确,有偏激进的,可能会考虑到恐友脆弱的神经,担心过度刺激容易导致神经或心理问题。就像一杯很好喝的饮料,刚好喝了一半,悲观的人看到只剩下一半的饮料,他会很哀叹,唉,好喝的饮料只还剩一半了,如果没了以后该咋办。而乐观的人看到还剩下一半饮料,他会很开心,说道,哇,还有一半的饮料耶,我还能继续感受美味。同一个问题,站在不同的角度来看,参考系不一样,会有不同的看法,特别各位恐友和医生进行沟通时,一定要弄清楚医生站的角度,是否和您的角度是一致的,不能因为信息不对称,误解了别人意思,增加恐慌。成都市恐艾干预中心是恐艾心理研究干预机构,主要从心理感知层面帮助恐友整合,对艾滋病的基础知识,我们不会要求恐友必须遵守完美,毕竟医学有他的辩证和不可及性。以我们对于艾滋病窗口期的理解,大家可以把它看成是渐近线无限接近于0,有的医生可能会认为α值就趋于零(自定义的置信区间),有的医生可能认为β值趋近于零。只要您信任该名医生,他也对您负责,他的说法有理有据,也符合您的认识和预期,就以他的为准就行了。我们不建议到处参考,随时变更自己的结论,这样容易诱发强迫症。张老师特别理解恐友们脱恐的艰辛,将自己恐艾阶段划分成一个一个的阶段,就像长跑,一圈一圈的跑,恐友们一周一周的计算时间,突然让大家将一千米变成一千五百米,的确会有心理落差。关于45天这个说法,出自于美国的研究报告,国内很多专家也会参考引用,所以您也不能就完全去否定,关于两三周左右定大局的说法,也有很多专家认可,具体还是看您和医生怎么共同来理解这问题,是站在什么角度去参考,毕竟恐艾干预中心认为基础知识仅仅是占据脱恐能效的20%,艾滋病知识传授,心理感知和干预方法应用三者共同决定该名恐友脱恐效果。关于隐蔽期,在医学上是有这个说法的,艾滋病毒在最初进入细胞进行复制建立最初的病毒库,到它脱离细胞去感染其他细胞的阶段,就是隐蔽期,隐蔽期过了还有病载大幅提高的抬升期。张老师觉得疾控老师可能因为不对称的交流,没有明白和理解您想表达的意思吧。您说的经济发达地区艾滋病研究会更专业的说法,老师并不完全认可,术业有专攻,闻道有先后,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特色和经验,像我们云南四川是艾滋病大省,临床经验非常丰富,张老师觉得全国防艾专家都很优秀,我们四川省的防艾工作者同样很优秀,并不比其他地方差。成都市恐艾干预中心成立十四年以来,一直致力于以适量的艾滋病知识为基础,结合心理学方法对恐艾人群进行干预帮助,帮助了数以万计的恐友成功脱恐,得到了国家,政府和专家的认可,也得到了官媒党媒和专业媒体的多次报道,这些是我们这么多年来为恐友做好事,做实事得到的最好证明,不是说去质疑谁,攻击谁,曝光谁,才是对恐友负责。当志愿者,没有谁是轻松的。像恐艾干预中心和老师们都曾经多次被恶意攻击,贬低谩骂,只要不是黑掉官网,都在红线之内,那就行了。真实的东西,大家都能了解到,他假不了。假的东西,再怎么去包装,他也真不了。如果您的确被吓到,您可以向对方请教,表达您的一些述求,对方在尽可能理解您的情况下,给您进行澄清,消除误会可能更好吧。脱恐需要持久信念,也需要心如止水,祝您越来越好,早日脱恐。


回复时间:2022-08-11

推荐图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