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您好,有一段时间没来中心了。之前接受了您的建议,在本地接受了比较规范的心理治疗,还服用了抗抑郁药物,感觉有所好转。就是本地的心理医生大部分对艾滋病和其他性病了解不够,主张我根据科学的指南脱恐。于是我就去网上找科学指南,结果这一查不要紧,让我更恐惧了。看到了很多抗病毒药物甚至是中药影响窗口期的案例。我回想自己在窗口期内服用了不少中药和中成药,也吃了一点抗病毒药物,甚至还吃了几天免疫抑制剂(为了治疗荨麻疹)。就在知网上看到了很多免疫影响igm,igg抗体的论文。搞得我一个文科生现在都快成医学生了,而且天天纠结自己吃的药物会不会影响艾滋病和梅毒的窗口期。我甚至发了电子邮件去问美国CDC,结果一个多月了人家也不理我。我感觉自己不是专业人士,但是又懂了一些一知半解的专业理论,天天去开导别的恐友,可是静下来自己又隐隐的恐惧,实在是难受。我已经打算测到一年了,因为我怕这一年还不太稳,可能会存在病毒库休眠(国外顶级期刊上有论文),之后又爆发,所以又打算测到两年了。又想想觉得两年可能还不太稳,真的要测一辈子了。唉,张老师我该怎么办啊?
您好,张老师认真看了您的留言内容,您说得没错,很多心理医生他不是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对性病艾滋病本身并不是特别了解,所以他们不了解很多艾滋病恐惧症恐友的禁忌和特征,反之很多艾滋病防治医生更多可能会用绝对性的安慰词汇,让恐友觉得舒服开心,但如果只是单靠支持性技术的话,这种开心的状态又不会持续多久。就诸如和医生通了话以后,没过几天又开始反复验证和询问去了。药物在非干预条件下,从生理角度满足了恐友的愉快感,不过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恐友自主的意识成长,我们不建议恐友随心所欲的在网上随意学习,而是在指导性的建议下有序自学。您的情况和很多恐友一样,看到了很多矛盾的知识点,又没有既懂心理又懂艾滋的专家给予您指导,导致了自己出现了矛盾。您这句话说的很客观,但是很艰辛,就是您一个文科生都快成了医学专家,任何一名恐友抱着缓解焦虑的目的去学习,短时间都可以掌握大量的艾滋病知识,先不管这个知识体系是否是杂乱的,就算有指导,整个知识体系也只占脱恐的20%,最早我们采用二八法则,后来升级成了二五三法则,都不支持艾滋支持从心理走出恐艾症的原则。检测一年没这个必要,如果您要检测这么久,建议您找一个懂艾滋的心理医生好好探讨一下心理在里面的作用机制,脱恐最大的难点就是我们原本以为是这样的事情,经过精神分析的心理方法以解析,发觉并非如此,等到恍然大悟时,我们已经深陷其中了,这点还请务必注意。您不用接着研究了,您再这样研究下去,都可能会怀疑艾滋病毒是不是外星人投毒到地球上来的。开导其他恐友那是因为您只用了我们身体机能的一个部分,但是如果分析自我,我们就会动用很多部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恐友安慰别人头头是道,说到自己就不行了。现在也不难看出,很多恐友认为自己“脱恐”,就在网上做志愿者,做老师,做医生,实质如果不是艾滋病研究防治相关行业,研究过深除了满足自己那一点安全维持以外,并没有其他的意义。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每一个人都应该去做自己擅长的,或工作相关的,毕竟在经济下行的阶段,花最小的代价维持生计才是优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