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艾干预心理>> 疑病干预>> 性艾轶事>>2024版《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发布

2024版《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发布

作者:经济参考网     来源:经济参考网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22日    点击数:

       艾滋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其规范诊治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至关重要。在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主任李太生的带领下,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经过近一年的精心筹备与修订,近日发布了2024版《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专家指出,2024版《指南》的发布对于推动艾滋病临床诊疗规范化、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提升我国艾滋病诊疗水平也将产生深远影响。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将继续关注国内外研究动态,适时对《指南》进行更新修订,确保其与时俱进,有效应对艾滋病这一公共卫生挑战。

  为提高对艾滋病的早诊水平,针对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核酸诊断标准,《指南》首次在国内外明确了1000拷贝/mL的阈值,为临床提供了更为精确的判断依据。新版《指南》强调,所有HIV感染无论CD4+T淋巴细胞水平高低,均建议尽早开始ART(HIV抗病毒治疗),以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有条件患者建议快速启动ART(确诊后7天内)或确诊当天启动ART。在抗病毒治疗监测方面,首次增加了关于“一过性病毒反跳(blips)”和“低病毒血症(Low-level viremia,LLV)”的概念及临床处理的内容。此外,新版《指南》首次提出了艾滋病免疫功能重建不全的诊断标准及临床处理措施。

  据悉,2024版《指南》包括流行病学、病原学特征等14个方面的内容,重点对HIV抗病毒治疗(ART)、机会性感染、HIV合并肿瘤、HIV感染的预防与干预、全程管理等内容进行了更新,并新增“艾滋病免疫功能重建不全”章节,首次提出了“艾滋病脆弱人群”的概念。

  脆弱人群主要包括:年龄超过50岁的患者,儿童患者,孕妇,晚确诊的患者,具有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免疫高度抑制的患者如CD4+T淋巴细胞计数<50/L,ART后免疫功能重建不全的患者。对这类患者要更为积极地进行ART,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注意多学科协作。(新闻完)

       中心补充,对于恐友们最关心的应该是目前艾滋病检测试剂针对1,2型的抗体都能进行检测,千万不要认为试剂不精准,有一些特殊的型号无法被检测,根据第九届艾滋病学术交流大会上,听了湖南疾控邹潇白博士的介绍,目前HIV-2的核酸检测正在研发过程中,他是目前中国对HIV-2型病毒研究的主要专家,试剂一旦研发成功,将极大的改善恐友们对2型无法使用核酸检测的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