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2月1日电,今天是世界艾滋病日,从国家疾控局了解到,我国输血传播基本阻断,母婴传播和注射吸毒传播有效控制,诊疗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性传播危险行为有所减少,防治重点地区成效显著,我国艾滋病整体疫情仍处于低流行水平。从流行特点看,报告存活病例数仍在逐年增加,新报告病例数呈现下降,性传播比例已占到98%以上,异性性传播占到70%以上。50岁及以上报告病例人数和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以男性为主,青年学生报告病例数虽呈现一定波动,但整体疫情相对稳定,以男性同性性传播为主。
人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免疫系统严重受损,并进展出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时,被称为艾滋病。
今年10月,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发布的《2023年安徽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省艾滋病疫情持续保持在低流行态势,2023年全年累计检测1300万余人次,存活的艾滋病感染者达28484人。
“近年来,安徽青年学生与老年群体感染率有所上升,出现‘两头翘’现象。”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感染病院副院长、安徽省艾滋病诊疗中心常务副主任高勇介绍,青壮年仍然为艾滋病的高发人群,从全省艾滋病感染者情况来看,男性感染者数量约为女性感染者的五倍。
据高勇透露,当下,性传播仍为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全省经性传播途径感染的比例高达98%以上。因此,杜绝高危性行为对于防治艾滋病至关重要。
何为高危性行为?高危行为是指容易引起艾滋病毒感染的性行为,包括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的性行为等。《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4版)总结了艾滋病预防的7个措施,其中最关键的措施之一就是全程、规范使用安全套,采取安全的性行为。
专家介绍,一旦发生高危行为,存在一种名为HIV暴露后预防(PEP)的补救措施。“假如真的发生了高危行为,切莫慌乱、心存侥幸,务必及时前往各地的暴露后预防门诊(PEP门诊)等专业医疗机构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