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艾干预心理>> 在线咨询>>正文内容
   主题:情景回忆恐艾
阅读数:
         

发言人:opopop

去大同大学附属医院后院针灸科咨询徐茂东大夫大椎穴的位置,当时徐大夫正给一位中年病人取针,徐大夫手里拿着刚取下的针灸针(我也不知他是否把针灸针放到盒里),走到我的身后按了按大椎穴,当时有一点刺痛,不知是不是病人针灸的针扎了我的皮肤,回家后我叫妻子看,没有明显的出血点,回家用酒精、碘伏消毒,过后我问过徐大夫,他说针灸针没有扎到我,我怕针灸针扎到我传染艾滋病,世界有这样传染艾滋病的吗?我会传染艾滋病吗?我是不是有点多虑了,还是有心理问题,现在开始怀疑大夫、医院、疾控中心会不会给我传染艾滋病。管理员回复:张老师:您好,您是因为艾滋病恐惧激发所产生自我防御敏感,是很容易把自己主观认为可能危险的事情泛化。包括泛化到医生或者医院会不会刻意的做一些危险的事情,或者不作为的导致病人感染。这些我们都可以认为是恐艾症的泛化行为意识。所以我们第一要认为针灸并不是危险的事情,并通过方式原理分析;第二就是要平心气和的建立安全信念,因为任何人做事情都有目的性,包括医院医生和您。您的情况每个人的本能都会产生类似的想法,但是希望您更多的是通过学习,化解一些您自己都知道是心理障碍的问题。 感谢您的解答,可是我想起这个问题就恐惧,类似这样的事情很多,比如大夫告诉棉签是一次性的,可是心里总是担心,我为什么不相信大夫的解答,怕大夫骗我,我该怎么办?

管理员回复:

张老师:您好,因为您觉得这个问题对于您来说,并不算特别掌握,可能途中有一些您可能未知的行为没有看到,继而产生未知或无法把握的恐惧。然后增加,转移,直至怀疑医生的专业素养。这些都是在您完全不了解艾滋病传染额基础上,目前中国的针灸,没有可能被传染的案例。如果您觉得没有特别的安全信号,建议您可以检测一次。当然,我们知道结果肯定也是那样。您的方式方法不太对,还是建议学习到针灸不会感染的原理,另外就是变得自信点。从这点就足以看出您性格中的多疑及不自信的一面。

 

我回忆了当时的情景,大夫左手拿棉球,右手取针,当时取的针多,大夫就攥在自己的手里,就算大夫走到我的背后,也得几秒钟,针灸尖这点面积,病毒早就死了,况且大夫好像是把针放到针盒里,才找的穴位,大夫又开门到另外一间屋,打开抽屉,撕下一块纸胶布,贴到我的大椎穴上,就这事我问过大夫2次,大夫说没有扎到,现在恐艾恐到,把没有扎到,就想万一扎到怎么办,不相信大夫的话,就开始胡思乱想,越想越害怕,您又叫我检测一下,这几年检测的太多了(都是阴性),现在听到检测艾滋病,就恐的心难受,爱发脾气,我就恐艾问过我媳妇和单位的人,都是只要不性乱、吸毒、输血,就传染不是艾滋病,这是国家说的,可是我就钻牛角尖出不来,以前没有艾滋病,就算扎到,也不恐惧传染疾病,这次综合考虑,我没有传染上艾滋病,也不用化验艾滋病抗体了。这是我这几年恐艾的一小段。


留言时间:2012-07-29     留言人:opopop
         
管理员回复:
回复内容:

张老师:您没有一套合理的 系统和稳固的安全信号脱恐,对自己的不信任,既然已经检测了很多次,那多余的怀疑和不自信源于自己的内心软弱,或者我们说的不够强大的内心。当您冷静的时候回想,是不是觉得自己在情绪作用下,会把问题过度想得严重。这个一方面是对心理恢复的模式不了解,另一方面因为艾滋病基础知识不牢固,造成的安全信号不稳定所致,归根结底还是恐艾干预下的范畴。


回复时间:2012-07-29

推荐图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