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想请问一下为什么说体外不容易感染的问题。一直没有搞清楚,这个算是基础知识吧?有些拗口,辛苦专业老师看一下以解我多年的迷茫!
1、能造成感染的伤口是什么样的呢?一定是正在流血的吗?没有愈合但是不再流血的伤口算是暴露吗?破损后半天时间能够使一个伤口不受到病毒入侵吗?
2、病毒体液接触已经不流血但并无愈合的伤口,病毒会自己往里面钻吗?因为伤口里有病毒需要复制的细胞会吸引病毒往伤口里钻对吗?还是即使病毒体液接触伤口(不流血的)一定要反复摩擦才能导致病毒进入,如果只是接触不摩擦,,病毒也进不去对吗??
3、病毒接触到空气就会失去活性,如果又回到适合的体液环境和真空中,他们还有复活或者重新获得复制的能力导致感染吗?
张老师:您好,对于非常专业的艾滋病知识,这些一般研究艾滋病的学者都是比较了解,作为恐友可能只需要知道部分,如果我们认为艾滋病的知识划为9等,像专家教授级别,他们需要了解8等以上,而对于一般的疾控工作者,可能需要了解6等,对于恐友,我们觉得2-3等就行了。所以恐友们需要的仅仅是结论,其实去刨根问底,显然是有点越界。就像恐友们总觉得问得专家越专业,问得和艾滋病问题越多那就越容易脱恐,其实这个仅仅只是脱恐的一个版图,这个版图做的再好,其他的版图不够那就会有问题,其他的版图还包括心理神经免疫和心理觉察,恐艾干预评估等几个版图共同构成。我们可以给您简单说说这些条件,但是还是希望您自己明白脱恐的大体方向。一般来说,造成感染的伤口都是深切的,没有愈合的伤口还是要看具体情况,而且这个伤口不是判断的唯一感染条件。病毒不会主动往里面钻,这个也是为什么需要一些摩擦的,如果您认真将咱们中心张医生干预笔记和在线版块认真看了,学习了,就知道一些很基础的知识点。病毒接触空气会成比例的进行丧失活性,而且损失量很大。本来在现实生活中培养艾滋病毒都很难,所以在没有专业技术的条件下,还要抗拒一些自然因素,让病毒重新回到适宜环境,再复活,这个还是很难的呢。您不用再去纠结这些细节,也祝您早日脱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