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艾真的不好受!张老师,你给我评估一下,因工作需要,我接触了一位中期结肠癌患者,用纸笔向他了解他的家庭状况,我作笔录。作完后让他签字,他用了我的笔,接过我记录的纸张签上他的名字。然后他把纸和笔交回给我时,不慎纸张边沿割伤了我的手指,出了血。当时我由于恐艾滋病,所以手指一出血,我就很沮丧,怕感染艾滋,更怕他是结肠癌患者,会传染!老师,您给我评估一下风险吧,我很担心,我觉得我很倒霉,生活处处小心,却处处要遭遇恶舛!感谢老师,麻烦您了。我是不是很危险了,老师??
张老师:您好,这位上帝同学,老师也快认识您了,您的工作是保险还是医疗服务或者衍生服务呢,因为工作对艾滋病恐惧症的边缘影响还是存在的,所以为什么老师的预约恐友一般都会告诉老师大概的情况,老师才会针对性的给予建议和评估呢。对于您的这个情况,您不用担心,因为您是恐友,看到可能的非自我的血液都会产生担心纠结,继而思维泛化。结肠癌这个怎么传染呢?您这个担心没有意义,您应该不是属于医疗方面的了。其实不是您很倒霉,这就是一种吸引力法则,把一些不好的信息吸收给自己。就像老师咨询一个富二代的女孩子,她问老师,为什么来追她的都是一些花花肠子的人。老师就告诉她,这个问题在于她自己有很大成分,因为她的性格决定了她不那么拒绝他人,故而很多花花肠子的人就更容易得手。不是他遇到的都是花花肠子,是她没有屏蔽这个,故而为吸引力法则。对于恐友,同样也是这个道理,心中有鬼,看到的都是一些鬼魅的东西。您不是需要生活中处处小心,其实作为恐友不是需要多少知识,您们需要的是如何来脱恐,这个知识仅仅是在恐艾前期在需要。像老师的系统预约恐友,基本从中期到干预后期都很少讲艾滋病知识,因为那东西对于后续的二阶脱恐和三阶段脱恐,意义不大,要是单靠艾滋病知识就能脱恐,那直接去医院找一个艾滋病临床医生,但是事实上恐友大部分不是这样的脱恐方式和步骤。所以您需要先学会平静,学会用知识点去分析,如果确实觉得难以脱恐,去您们当地找一个相对做过疾病干预的机构去面询一下吧,至少这个是一个还靠谱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