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你好,我是上海的小夏,9月底曾经预约过你一次,经过老师的讲解和贵网站的学习,对艾滋病感染途径有清晰的认识了,只不过面对自己的问题,还是无法解脱,希望老师在帮我看看分析下,我的思维比较悲观,请老师见谅下,我的新鲜伤口,大小深浅都不知,和艾滋病患者新鲜伤口,双方都在肉眼能看的着出血的情况下,伤口与伤口接触了,也反复来回摩擦了几下,但是摩擦力度不大,摩擦时间也不长,张老师请问这样有风险吗?3个星期之后 我出现了症状,我很困惑我的症状是恐惧或者心里因素造成的,还是感染造成的,很困惑,因为症状时间正好2星期左右就消失了,麻烦张老师在分析下了
张老师:您好,小夏,如果您的预约还在一个月内,您还是可以直接给老师发邮件就行了,如果超过一个月,按照中心的规定,您就选择其他方式留言了。如果一个月这个期间都没有利用好,那么证明您自己的心理和认识问题还有待加强,脱恐对于但凡有心理障碍的恐友,都是持久战,所以不要看着谁很快就脱恐了,每一个人都不一样,也有属于自我独特的恢复路线。您说的很好,老师觉得没有必要继续和您纠缠一些细节,您的悲观情绪这才是最主要的,如何通过进一步的恐艾干预让悲观逐步变为中立,再变为乐观,这个是我们应该探讨的问题。是的,如果您还继续纠结于您的症状,对心理和生理的关系疑惑,那么老师觉得您脱恐之路还有一段具体。对于艾滋病急性期症状,姜主任说的很清楚,不要去在乎什么时候消失,这个没有必要的判断,如果不是高危,艾滋病急性期症状没有什么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