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您好,最近感觉好多了,但是有事没事的时候还是会负向催眠自己,脱恐的道路 漫漫,唉,也不知道以后能不能很好脱恐。现在有一个问题想咨询您,是不是感染急性期(初期)和晚期的传染性最厉害了,如果是这样,您在干预中心所说的足量原理是不是不包括这2个时期的病人,只是针对于潜伏期(中期)的携带者而言。我知道体外被潜伏期携带者的利物划伤一般不会构成感染,如果是被感染病毒才几天的急性期携带者共物划伤,会不会容易感染些呢。是不是急性期体外的话就不需要那么大的量了,现在还是有点纠结这个问题
张老师:不好意思各位恐友,因为最近白天要到省疾控参加艾滋病之父张建新教授的防艾培训,晚上还要写防艾工作的总结报告,中间还有很多事情。而且最近121快到了,好几所学校都在邀请去参加防艾主题活动。早就没时间接受一般预约了,也实在难以分身来回答在线问题,包括现在双十一凌晨2点,都没有时间去淘什么特价商品。不过请恐友们放心,这几天忙完将统一回复问题,包括针对现在网络上有极个别恐友开恐艾脱恐站装脱恐专家并且以讹传讹,影响了国家防艾策略,造成了一些本来应该被治疗的病人被贻误病情,都将慢慢被整合。针对于该恐友的问题作出以下回复,恐友的特点就是反复波动,而且会持续很长时间。很多恐友并不能脱根,是由于多个原因造成的。艾滋病的知识没有有效去利用是很关键的一点。您这个说得没错,为什么男同感染率高呢,除了部分男同高危频率高,还有涉及到群交的行为,一旦其中有一个是处于窗口期之中,其他被感染的可能性是增大的。就像上两周开全国艾滋病学术交流大会上,姜姐说的有献血的男同,大概有10%以上是处于窗口期的男同。这个可能说明急性期是相对更容易传播艾滋病,以及就是您所说的不知道自己被感染,逐步步入中晚期,病毒载量较高的感染者了。昨天吧,11月10日,张建新教授还说有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婆被感染,原因是其伴侣,其实老年人感染了,发病更快,因为免疫相对较弱吧,所以病毒载量也就越高。但是体外和体内这个不能都以这个来判断,因为在体外环境呢,不能说病毒一下子都死了,但是体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您就会知道,很难有那么满足标准可导致感染机会的情况广泛存在了。就算是初期,这个在体外划伤,也不能以单纯的数值类比来算,医学不是单纯靠数值哈。只是您这个的确不应该再去纠结了。希望以上的回答帮助到您,和如您一样的恐友,志愿者,及开恐艾脱恐站的“专家”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