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艾干预心理>> 在线咨询>>正文内容
         

张老师,昨天因为看到浙江省中医院的新闻,之前平复了一阵的精神有紧张起来了。我现在并不恐自己,因为我自己可以把握小心。但是现在我发现自己目标转移到我父亲身上,因为我怀疑他曾经有过嫖娼行为,虽然现在他年纪上去了应该是没有了,但他以前我总觉得有过,所以非常害怕他会不会得艾滋病,然后我们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家里吃饭并不分餐,而我牙齿不好,牙龈会出血,牙根的部分还有洞,就很害怕万一他有病,传染给我。我和我妈表达过我的想法,我妈就觉得我脑子不正常,哪来的艾滋病,要得那她也早被我爸传染了,但我又想不是有潜伏期吗。为这事,也已经让我妈很不愉快了,因为我吃饭有点故意吃的少,不太想碰到我爸吃过的部分,又没法直接讲的深入。也没法直接去问我爸你到底有没有嫖娼过,你现在还有没有嫖娼过,我妈也没有给我确认过我爸没有嫖过,也不可能说你去医院测一下,这样肯定会很伤害他。一方面怀疑自己的父母觉得自己很不孝,让爸妈觉得我嫌弃她们,但另一方面我无法消除自己内心的疑虑和恐惧。我真的希望所有人都能洁身自好。我是不是该预约你们直接咨询更好呢。


留言时间:2017-02-10     留言人:littlerabbit
         
管理员回复:
回复内容:

张老师:您好,最近这条新闻是很火,不仅在卫生部门内部也有讨论,更是给恐艾圈点了一把火,恐友本来就有约70%合并了心理问题,约50%是对医院的操作规范呈怀疑态度,这样促使了更多的恐友产生了反复的波动。建议您不要也随时小心翼翼,做人最主要的是把握得了大方向。您如果有转移,那么为什么会转移,是怕身边有定时炸弹,还是觉得自己无法掌控更多呢。心理活动决定着人的思维和体验,社会及情感交互可以影响人的判断,其实无论您父亲是不是,但是您们共同吃饭不会有问题。其实作为父亲是父亲的个体,无法做到把您的意志强加于他,对于您的父母,您只能旁敲侧击的去问问,老师以前也有类似您这样的恐友。老师理解您们这样的矛盾心态,这不怪您,或许只是其他的心理作用转移到这上面来,也不是您现在所能控制的。可以的,您可以联系我们机构的助手老师预约我们机构的老师,有疾控中心的在职医生,也有临床感染科医生,也有临床心理医生和艾滋病防治组织的工作人员,我们可以在面谈或者一对一沟通的时候就您现在的担心给您一定参考的意见,祝您越来越好。


回复时间:2017-02-11

推荐图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