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艾干预心理>> 疑病干预>> 性病干预>>梅毒假阳性让准妈妈差点患上恐梅毒症

梅毒假阳性让准妈妈差点患上恐梅毒症

作者:张茜茜     来源:武汉时报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06日    点击数:

  孕期检查出梅毒阳性,令准妈妈十分尴尬,好在经过综合分析证实,这不过是虚惊一场。但是这样的经历不是任何人都想经历的,轻微的通过自我调节可以恢复到过去的生活状态,严重刺激的可能引入心理干预(特定性恐惧症-梅毒)。目前发现有很多因素可能梅毒呈假阳性,一旦检测出为阳性,还需要通过确诊实验证明是否感染梅毒。所以一旦检测出是假阳性,也请不要惊慌和纠结,毕竟梅毒属于性病类,一般非特殊情况,不太容易感染梅毒。

  27岁的张雨(化名)是一名幼儿教师,今年6月怀孕。将为人母本是件喜事,没想到一纸孕检报告让她懵了——血液化验显示,张雨的梅毒螺旋体检测为阳性,医生建议她到具备性病诊疗资质的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张雨想不通,自己感情经历简单,跟老公从恋爱到结婚相伴多年,感情一直很好,怎会无缘无故感染性病呢?她担心,一旦确诊梅毒,不仅刚怀上的孩子有危险,自己的工作也会受影响。

  惶恐不安的张雨来到武汉市皮肤病防治院,接诊医生询问情况后,建议她进一步做梅毒血清学检测。检测结果很快出来,医生告诉她,通过综合分析确定,她属于梅毒“假阳性”,是怀孕导致的指标异常。

  专家指出,吸毒、怀孕及部分疾病可能影响血液检测结果,须结合临床综合判断,梅毒假阳性人员没有传染性。

  梅毒化验出现假阳性的原因: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性病。感染梅毒后,人体内会产生两类抗体,类是直接针对梅毒螺旋体的抗体,另一类则是针对类脂质的抗体。针对类脂质的抗体因不直接针对梅毒螺旋体,因此无特异性,除感染梅毒外,患另外一些疾病以及生理状况的改变,体内也可能产生低滴度的抗类脂质抗体。诊断梅毒时,所做的梅毒血清学检查即检测这两类抗体。

  前面提到的RPR试验,即为检测类脂质抗体的实验,而TPHA则为直接检测梅毒螺旋体的实验。因RPR是检测类脂质抗体,而不是直接检测抗梅毒螺旋体抗体的实验,因而无特异性,凡能导致产生类脂质抗体的疾病,均能使RPR阳性。除梅毒外,患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活动性肺结核、风湿性心脏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传染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肾炎、钩端螺旋体病、麻风、疟疾、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及海洛因成瘾等,都可导致RPR阳性。

  梅毒以外其他原因造成的RPR阳性有一个特点,滴度一般较低,小于1:8。RPR实验容易出现假阳性,医生常同时做特异性较强的TPHA实验来证实梅毒诊断。值得一提的是,TPHA等直接针对梅毒螺旋体的特异性实验,在一般人中也有1%的假阳性。国内曾报道某医院内科住院患者中,TPHA阳性者竟有一半是假阳性。已知可造成TPHA阳性的疾病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糖尿病、结肠癌、淋巴肉瘤、丙型肝炎、肝硬化、AIDS、麻风、生殖器疱疹、海洛因成瘾等。

  专家提醒,梅毒血清学检查是诊断梅毒的重要依据,但不是唯一依据。诊断梅毒,除依据化验结果外,更重要的依据是详细了解患者的生活史和既往病史,以及详细的体查。综合分析后慎重作出判断,才能避免梅毒化验结果假阳性造成的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