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老师从事艾滋病恐惧心理干预以来,也帮助了不少艾滋病恐惧症咨询者和艾滋病毒感染者,大家都存在着不少的误区,这也是平时大家在电话里给郭老师说的很多误区,郭老师一一将他们罗列出来,供所有的恐友进行参考和利用,其实如果我们增加了正确的艾滋病知识体系和矫正了科学的恐艾心理认知,那么艾滋病恐惧对于我们来说,滚蛋吧!
一、关于疾病本质的认知误区
不合理信念:"艾滋病很快就会死亡"
驳斥:规范抗病毒治疗可使感染者预期寿命接近常人,U=U(测不到=不传染)理念已被全球认可(包括中心张老师这次去凉山州讲课,也是希望基层医务工作者多向感染者灌输将病毒控制到下限,那么就会像普通人一样完全不会将病毒传染给他人)。
不合理信念:"感染HIV等于得了艾滋病"
驳斥:HIV感染需8-10年才可能发展为艾滋病期,早期治疗可终身不发病。(目前还有很多感染者感染了几十年,身体依旧健康,比如说受人尊敬的孟林老师)
不合理信念:"我的外表会变得可怕"
驳斥:坚持治疗者外貌与常人无异,病毒抑制后不会出现典型艾滋病症状。(当病载在抗病毒药物治疗下控制在很低的下限时,规律生活,也许身体比普通人还好呢)
二、关于传播途径的误解
不合理信念:"会通过拥抱/共餐传染别人"
驳斥:HIV仅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日常接触零风险。(大家务必要记住,目前没有日常莫名其妙感染的案例,有的时候不是部分医生保证完全不会感染是激进,而是的确大部分恐友的担心毫无依据)
不合理信念:"蚊虫叮咬会传播病毒"
驳斥:HIV无法在蚊虫体内存活,全球无此类传播案例。(就算把刚吸了艾滋病人血液的蚊子拍死在伤口上,都不可能感染的)
不合理信念:"共用马桶会感染他人"
驳斥:病毒离开人体虽然不会立马失活,但其丧失活性还是非常快的,不存在环境间接传播。(如果这样都能传播,试问非洲是不是只会剩下动物了?)
三、自我价值否定
不合理信念:"我不配拥有朋友和爱情"
驳斥:病毒携带者享有同等社会权利,美国已有成功婚姻案例。(其实不仅仅是美国,目前中国的单阳家庭也还是有不少,积极的进行抗病毒治疗,病载控制在下限,是不可能感染他人的)
不合理信念:"不能从事任何工作"
驳斥:我国法律禁止就业歧视,教师等职业感染者也可胜任。(虽说在一些领域的职业被限制,但是相信随着反歧视的进行,越来越多的岗位会给感染者开放的)
不合理信念:"我的生命没有意义了"
驳斥:许多感染者成为防艾志愿者,实现社会价值。(据郭老师所知,目前有不少艾滋病感染者在从事恐艾咨询,药物和试纸售卖工作,也有大量的在当志愿者,服务于社会,尽管无法公布自己的真实身份,但还是在创造着社会价值)
四、治疗相关误区
不合理信念:"吃药会让人变成怪物"
驳斥:现代抗病毒药副作用轻微,90%患者可良好耐受。
不合理信念:"可以自己停药"
驳斥:擅自停药会导致耐药,必须严格遵医嘱。
不合理信念:"治疗费用承担不起"
驳斥:我国提供免费抗病毒治疗,覆盖所有感染者。
五、社会关系误解
不合理信念:"必须和家人隔离"
驳斥:共同生活不会传播,亲情支持是康复关键。
不合理信念:"会被学校开除"
驳斥:《艾滋病防治条例》明确保障受教育权。
不合理信念:"所有人都歧视我"
驳斥:社会认知持续改善,多地建立反歧视联盟。
六、未来发展限制
不合理信念:"不能生育健康宝宝"
驳斥:规范治疗可使母婴阻断成功率>99%。
不合理信念:"不能运动锻炼"
驳斥:适度运动有助于免疫力提升。
不合理信念:"必须放弃所有梦想"
驳斥:感染者可成为医生、运动员等,南非有感染者跑完全马。
七、心理应对误区
不合理信念:"如果感染隐瞒病情是唯一选择"
驳斥:就算感染了,依法告知性伴侣和医生即可,其他人无义务告知。就算感染了,恐艾中心依旧可以给恐友提供支持和帮助,有一部分感染者在感染以后还搬到了四川乐山靠近陈晓宇老师,他们觉得有陈老师在,在当地他们受歧视的机会会更小,也能同样的享受很多医疗资源。
不合理信念:"恐艾了心理咨询没有用"
驳斥:专业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艾滋病恐惧恐友的抑郁焦虑症状。请大家一定要记住,恐艾心理咨询绝不是简单的保证没事和让大家放心等安慰式词语,他需要一个一对一细致详细沟通的空间,基本时常是在一小时左右,当老师对您了解的越多,对您越熟悉,给您的分析和建议将会更加客观和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