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艾干预心理>> 恐艾干预>> 干预笔记>>参与全国艾滋病学术交流大会心得(一)

参与全国艾滋病学术交流大会心得(一)

作者:张老师     来源:成都市恐艾干预心理网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09日    点击数:

一晃八天大假过去了,想必很多性病艾滋病恐惧症恐友在这八天玩得还开心吧。不过这一下子很多人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适应。对于老师来说,从九月末在广州开完艾滋病学术交流大会,十月初就去北京中科院进行临床心理与神经免疫的学习了,而且有系统预约恐友,过不过节也一样。也很感谢有很多关系稳定的老恐友发来节日祝福信息,老师因为工作忙无法一一回复大家,在这里统一祝福大家了。作为唯一一个参与学术大会的艾滋病恐惧症脱恐方向研究者,上次说了开完艾滋病学术交流大会要给各位恐友说一些核心数据和参会心得,今天就趁答疑时间前和恐友们交流下,希望各位恐友都能稳定客观的脱恐成功。

首先比较重磅的消息就是艾滋病疫苗已经在一些试点国家进行大规模试验了,比如说南非,如果试点成功,将像撒哈拉以南的国家进行辐射,然后再逐步向中东,欧洲,进而是中国,美国等地方全面的铺展。如果艾滋病疫苗成功,将直接将艾滋病变成一个像乙肝病毒类似的疾病,这样将有助于减少艾滋病的恐惧和歧视。老师倒是在会场上想想,如果艾滋病恐惧症患者不恐艾了,那还会有这么多人没日没夜的在艾滋病论坛在贴吧反复发帖寻求关爱么。也许可能不再恐艾了,但是狂犬病,性病,癌症这些恐惧症患者依旧存在啊。其实无论恐惧什么,恐惧的对象只是特定性的事物,最终落到根本的还是我们对应的心理。艾滋病呢,只是一个刺激点,所以就算艾滋病疫苗横空出世了,或许只是去高危的人更加肆无忌惮了,该恐的人还是在恐,不过是换了一个名称罢了。

在这次开会上,国家公布了好几组权威的数据,而且现在统计越来越细化,也更好的让普通民众知道一些知识点。在说知识点以前,老师倒是想说说恐友们的心态。其实现在网络上到处都是志愿者在宽慰人安慰人获得很多人的感激,这样的行为强化不是很多志愿者的初衷,而是恐友们将志愿者引导过去的。恐友们的特点很明确,喜欢听乐观的,夸张的,安慰式的,不喜欢听辩证的,严谨的。久而久之,说真话的并不被喜欢,这样的人越来越少,反之,随波逐流的安慰就越来越多,所以网络上就呈现成了两个极端的对立。要么就是一群安慰他人,顺带是暗示自己的志愿者。要么就是见不得别人好,故意虚构一些恐怖事件的恐怖分子,什么阴滋病,转阳高,小黄车扎针,艾滋病试纸带毒等说法都来了。极端对立的说法最终产生什么危害呢,恐友们的心态更不稳定了,要么左倾厉害,有么右倾厉害,非黑即白,缺乏辩证。以至于眼睛里容不得一点沙子,那样反而难以脱恐。就像艾滋病窗口期和艾滋病症状的争论,有什么意义呢。反正也就那么大一个范围,您想什么时候去检测,想按照什么方式去参考症状,那都是您自己的选择,而不是人云亦云的去选择。相信窗口期是四周的就骂六周的,相信六周的就骂三个月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哈姆雷特,只要您觉得不影响自己的心理健康和生活工作社会功能,怎么愉快怎么来。而不建议非得去争一个你死我活的结论,按照心理学的说法来说,这试图证明自己的说法是绝对最正确的权威说法,那反而是一种逃避式,最终自己说过去说过来还是没有脱恐成功呀。说以上一些看法的原因其实也怪老师失误,总觉得希望恐友们亲耳听听像邵一鸣,吴昊,张福生,蒋岩等顶级专家的声音,权威的态度让恐友们更好脱恐。结果恐友们听到专家们在艾滋病学术现场的发言和论点,反而部分恐友被吓住了,因为现场专家说法和平时在网络上看到的有一些不一样啊。对于要求绝对化,甚至有些偏执的恐友那自然也不开心了。所以这也是为什么网上会看到各种安慰呢,那就是恐友们需要被安慰,而被迫的一种投其所好,满足了相对安全信号,却也是只能让恐友暂时开心一下。恐友不稳定的心理架构并没有改变,老师在开会的时候突然体会到恐友们需要的不是知识点,因为医学知识点本来就是辩证的,只是各位怎么在原来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去构建自己的核心体系。而不是在对艾滋病不了解的情况下,首先是先入为主的在网上去乱搜一阵,结果接受的知识有错误,不系统,偏执矛盾,最终导致了刺激了神经,出现了恐艾症。所以以后也再也不给大家进行国家最顶级专家的现场直播,权威只是大家所认为可以脱恐的一个条件,但是大家同样忽略了权威作用在稳定上会更加的促进脱恐,然而作用于不稳定只会加剧恐艾。这真的是印证了心病还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这句我们中心一直喜欢用的至理名言。

本届全国艾滋病学术大会,不仅囊括艾滋,包括性病和乙肝丙肝都在会上被谈及。其中恐友们一直所担心的乙肝丙肝会不会影响艾滋病窗口期,法国巴斯德研究所所长明确表示不会影响。从国家公布的数据中和图表可以看到,全国艾滋病感染者尚有三分之一没有发现,当然这三分之一基本不太可能是恐友,恐友大部分都在疯狂检测,倒是自己觉得自己什么问题都没有,艾滋病离自己很远,还在疯狂的约炮这才是真正的危险人群。可怕的不是艾滋病,而是对艾滋病的漠视置之不理,以至于还在耻笑别人,倒最后悲剧却是落在自己身上。而且就算是其中已经发现的,也是有三分之一是晚发现的病例,也就是说到了晚期,全身出现各种免疫功能相关的疾病,才去看医生最终被检测出来。说明中国人分为两类人,一种觉得艾滋病离自己太远了,完全不当成一回事,现在婚外情,一夜情的太多了,已经成为了艾滋病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特别是不要觉得自己对对方比较熟悉,就能掌握对方的性生活史,这样一种自我安慰式的信任有可能害了整个家庭。本来背叛家庭就是罪过,还通过这样的方式感染自己的另外一半,这无疑是罪加一等。结果这些本来是应该真正高危的民众担心这些,反倒是另外一种人,恐友在疯狂担心这个问题,每天都在计算自己感染的概率。这个毫无科学依据,就像老师在做恐艾干预的时候,仿佛看见一个人在撕树叶子,来验证自己到底有没有感染风险一样。在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经性传播途径感染的已经占据了绝对的比例,94%,这个是什么概念,也就是说基本上的感染都是和性有关,这其中男男同性恋占到了28%,其余的是异性传播。艾滋病感染者的发现群体主要呈现在两个人群里,一个是60岁以上的老人,所以说各位恐友应该好好提醒自己的家长,特别是老年男性,莫要贪图路边暗娼的便宜,并且毫无保留的就去无套发生关系了。另外一个是15-24岁的年轻人感染比例上升也是特别的快,至于原因,除了男同感染者,就是现在交友约炮软件的盛行,助长了艾滋病以性传播方式蔓延的趋势。

这一次开会也和很多大专家有过或短或长的交流,想不到很多国家级大专家都知道我们恐艾干预心理网,只是让老师受宠若惊啊。看着专家一听说老师做恐艾症干预做了快十年了,专家们第一反应都是惊讶,估计没想到一个年轻人也能坚持这么久,然后就是流露出同情的眼色,看来大家对恐艾症患者这五个字都有很深刻的见地啊。估计是很多专家都被艾滋病恐惧症反复骚扰感到郁闷和无助过,曾经有一段时间,像卢洪洲教授就不想接待艾滋病恐惧症患者,因为无论怎么讲知识,听不进去,也脱不了恐,检测也脱不了,而且还占用了他老人家给艾滋病感染者治疗的名额。此外恐友本来进行问教授艾滋病问题,结果一出来想到刚才周边全部是艾滋病感染者,一激动,记忆障碍产生了,又开始纠结刚才是否有什么可能导致感染的可能性被忽略了。最终变成不仅没脱恐,反而还恐惧泛化了,所以再次说明艾滋病恐惧症患者主要以神经性治疗为主,艾滋病知识辅导作为辅助的恐艾干预模式才是最经典的脱恐模型。另外恐友们最关心的无非就是艾滋病感染概率,艾滋病窗口期以及艾滋病初期症状这几个恐友们认为是绝对的知识点,是自己赖以脱恐的核心了,也都总认为艾滋病专家们应该每天没事多研究这些才是利国利民,造福人类。其实这些恐友们所认为的最重要的点,在整个艾滋病领域,都是一些非常浅显的小知识点。这样更加说明恐友们所需要的更多的是心理关怀和指导,需要用以脱恐的艾滋病知识点都是最基础的,只是恐友很多过不了自己这一关,而外归因是自己对艾滋病知识没有研究透。其实有时候想想,最可怕的不是说没有自己去努力奋斗过,而是您为了自己能够脱恐,付出了很多努力,金钱和时间,却走错了方向,最终走得离脱恐越来越远,艾滋病倒是没得,精神疾病障碍却出现了。

这一次参加性病艾滋病学术交流大会和临床心理神经免疫有太多心得,下一篇将接着写心得文章,为了满足恐友们求知的需求,会把艾滋病初期症状的界定,所谓的窗口期以及传播途径和同性异性等感染概率等数据都写出来,以便让恐友们满足第一步的需求,如果恐友们想了解更多的大会权威数据,老师让助手发了一些在QQ空间(点击进入),大家可以上2160497013或者825217500这个QQ空间的相册里面去看,再次祝大家都早日脱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