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艾干预心理>> 恐艾干预>> 干预笔记>>学习实际案例 促使自我开化

学习实际案例 促使自我开化

作者:肖佩佩     来源:广东东莞时间网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29日    点击数:

            引言:如果大家在下列三个例子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那么张老师可以明确的告诉您,因为您和他们一样,都在被恐艾所烦恼。   

        艾滋病虽然可怕,但是比艾滋病还要可怕的却是恐艾!因为,心理上的痛苦远比生理上的痛苦要强100倍。

  去年,广东等至少六省市爆出“阴性艾滋病”事件,这如同重磅炸弹被扔了出来。最终,卫生部澄清,并没有发现所谓的阴性艾滋病病毒,只是恐艾症状的表现(这点澄清:主要是针对于高危行为的朋友,对阴性艾滋的认知,我们在此认为他们是深度恐艾。并不包括其他一些情况导致担心未知病毒的朋友)。

  随着艾滋病主要传染途径转变为性途径,艾滋病已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展,恐艾问题也日渐显现,并随之向普通人群扩散。

  近日,志愿者及记者通过市疾控中心,采访到了三位不同类别的恐艾经历者,见证了他们恐艾阴影下的炼狱生活。

  案例1:窗口期的等待 人间炼狱50天

  去年,已婚的琳琳(化名)结识了一位男性,几次交往之后互生好感。去年8月份,冲动之下琳琳与其发生了性行为。“我女朋友刚去做艾滋检查,结果出来了,她得了艾滋病,我也很有可能被传染了。当男方将这个消息告诉琳琳,她犹如五雷轰顶,当场就呆了。”琳琳万万没想到,噩梦这样开始了。

  琳琳不得不将这个事情告诉了家人,并在家人的陪同下进行了HIV(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结果出来了,阴性。可是,琳琳却没有如想象中放松。

  “医生说,人体感染艾滋病到病毒被检测出来有一个窗口期,这个时间通常为2周到3个月,这个结果不一定就能证明我没有感染。”琳琳的下一次检测还要在两个月后。

  这两个月也将琳琳折磨疯了。第一次检测结束后,琳琳整个人变得自闭了,她不敢再碰儿子,常常一个人将自己关在房间里。

  “一个人呆着,我越想越害怕。”琳琳晚上趁着家人不注意,常常偷偷跑去超市买几瓶酒和几包烟回来,晚上睡不着觉,她开始猛给自己灌酒,抽烟,直到把自己喝醉了。

  白天,琳琳甚至已经拒绝进食,“我满脑子都是自己感染了怎么办,我也害怕跟家人密切接触将病毒传给了他们。”

  无法跟家人倾诉,琳琳拿起电话,打给了东莞市疾控中心艾防科。“她打来电话的时候,已经一个星期没有进食了。”艾防科的艾防社工罗美丽接到了琳琳的电话,并开始对她进行干预。

  “听完社工讲了一些具体的知识后,当时,我会好一些。”琳琳找到了依靠,她开始频繁地给社工打起电话。

  “刚开始几乎是每天几个电话,常常都是在半夜或者是清早五六点,她就打过来了。”罗美丽还记得,当时跟琳琳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

  有一天,琳琳终于承受不住了,她突然想起,前不久自己摔了一跤,腿出了血,好奇的儿子过来触摸了她的伤口,手上沾满了自己的血。“我觉得这回我连自己的儿子都害了,我觉得自己就是个罪大恶极的人。”琳琳从厨房拿了水果刀,开始往自己手腕上割了几刀,她想结束这种煎熬,好在及时被家人发现了。

  “艾防科将琳琳列为了重点干预对象。帮助琳琳的期间,接了几十个电话。”最终,琳琳经过了接近50天的折磨后,迎来了第二次检测,结果是阴性,这一次她和家人终于开怀地笑了。

  案例2:洗脚感觉被针扎 男子患上恐艾症

  今年42岁的老祥(化名)在东莞做了10多年的货车司机。

  平时,老祥没有什么爱好,因为工作很辛苦,偶尔去沐足阁洗个脚成了他最大的消遣。

  今年3月25日的晚上,老祥又到了自己常去的那家沐足阁去洗脚。“这次洗完脚的时候,我突然感觉脚上刺痛了一下,感觉像被针扎了一下。”不知道为什么,老祥第一反应竟然是,“是不是有人给自己扎了艾滋针,以前就有报道过这种类似的新闻。”

  老祥觉得工作人员有问题,他回忆了一下,“洗脚的时候,本来就有些忐忑不安,因为洗脚妹跟我聊天,说她老公血液有问题,在广州检查。”

  这一刻的回忆,让老祥开始浑身冒汗,更加加深了被人扎了艾滋针的想法。他仔细观察了下这个洗脚的服务员,手上竟然还有伤口。

  说来奇怪,老祥开始觉得刚刚刺痛的地方好痒,他挠了半天。“在灯光底下一看,竟然发现有一个红色类似小痘痘样的,我当时第一感觉就是针孔。”

  因为服务员离开了,老祥又不敢确认,他只有失魂落魄地离开了。可是,回去开车的路上,被人扎了艾滋病针的想法一直都没停过,他反复想着当时的各个场景,心理防线一下子被攻克了。

  当天晚上,老祥已经没办法开车了,他意识到,这种恍惚的精神状态搞不好就会出车祸,于是,他把车停在了路边,一直在路边坐了大半夜。

  回去之后,老祥失常的状态一下子被妻子发现了异常,他只得将事实告诉妻子,妻子也吓得跌坐在沙发上,两个人在一起分析了半天,让老祥更加恐惧了。

  第二天,老祥按捺不住,跑到沐足阁一问,之前为他服务的女服务员正好请假了。“难道是她做贼心虚。”这些让老祥彻底相信了自己可能感染了艾滋的猜测。

  老祥整个人都崩溃了,由于精神太差,开车的工作只能停滞。

  他赶紧跑到医院去做检测,但是,得到的答案是,时间太短,没有达到检测的时间标准。这让老祥更加煎熬了,他开始天天打电话到东莞市疾控中心去咨询,但是,都得到了一样的答案。

  老祥开始不愿理人,包括自己的妻子,常常不自觉地往医院跑。

  “为了能够稍微给自己一点安慰,我跑到医院去求医生给我检测,甚至还对医生说了谎。”但是,谎言骗不了自己,没有过三个月的窗口期,老祥一直笼罩在艾滋的强大阴影下。

  案例3:反复检测8次还不信 艾滋阴影下生活一年多

  “检查结果出来了,是‘阳性’。”34岁的阿强(化名)透过电话,听到这句话时,眼前一片漆黑。

  阿强在东莞打工5年了,一直和老家的老婆孩子分隔两地。因为长期没有夫妻生活,阿强按捺不住,终于出轨了,对象是站街女。

  “整个过程中,我没有戴安全套。但是,后来后悔了,因为我觉得有点异常。”阿强说,那是2009年2月,天气还很冷,但是那个站街女却满头大汗。“而且完事后,对方竟然还说,她以后都可能没有机会照顾自己的母亲了。”

  回去后,阿强满脑子都是这些情节,他怀疑,那个站街女可能是个艾滋病感染者,“那我不是也有可能被感染了?”

  阿强特地跑到外地去做了艾滋病病毒检测,最终听到了“阳性”的结果。

  他难以相信,跑到检测机构,结果,对方却来了一句,“你听错了,明明说的是阴性。”

  在悲喜交加时,阿强向对方检测机构要报告,得到的答案竟然是没有。

  顿时,阿强高兴不起来了。在一通大闹后,阿强回去了,但是,他根本不信这个检查结果。“如果是阴性,对方为什么没有报告。”阿强决定再次回到东莞进行检测,最终他同样得到了阴性的结果。

  可是,阿强在经过了第一次的乌龙后,对这个结果还是不信。

  “我会不会是那种检测不出来的体质?还是感染情况不严重检测不到?”阿强开始胡思乱想了,没多久,阿强发现自己也常常会出现满头大汗的情况,他深深地陷入了艾滋病的恐惧中。

  从这之后,阿强到了周末就跑到不同的医院去进行HIV抗体检测,中间大概去医院就检了4次。

  反反复复,结果始终是阴性。但是,阿强就是不相信,“每次检测结果出来,我只能快乐十分钟,之后又陷入漫长的煎熬。如果我真的感染了,却没有检测出来,那不是害人害己吗?”阿强说,当时,老家的妻子提出要来东莞一起打工,他都多次找理由拒绝了。“如果妻子过来了,我还有可能将病传给她,这样害了两个人。”

  期间,阿强开始到处搜寻艾滋病的相关知识,还将咨询电话打进了市疾控中心艾防科。并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在3个月和6个月的时候又再次进行了两次检测,结果都是阴性。

  “但是,他仍然不相信。”艾防社工开始将阿强作为了恐艾的干预对象。此后,阿强成为了疾控中心的常客。

  至今回想起来,阿强仍有一丝保留,“这个事情折磨了我一年多了,现在稍微坦然一点,只觉得事已至此,只能接受了。”

  但是,每每再想起那种“不敢闭上眼睛、怕闭上就不再睁开”的恐惧,那种“白发人送黑发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担忧,那种“怀疑检查结果,怀疑检查结果”的畸形心理……阿强永远也忘不了。

    根据分析,恐艾的人最常见的特点是反反复复咨询,反反复复检测,不相信检测结果,将一些日常的疾病症状套上艾滋的“帽子”,有些人甚至出现自残、自杀。

  专家认为,虽然现在市民对艾滋病知识已有了一些了解,但通常是一知半解,认知偏差加上性格缺陷,恐艾也随之出现了。

  恐艾通常发生在高危性行为之后

  “恐艾人群确实是艾滋病防控工作中的一个需要关注的群体。”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张巧利说,一直以来,全国各地疾控中心都设立了免费的艾滋病咨询电话和现场服务,尽管很多在咨询方面仅仅是初级,但是还是发现其中不少是恐艾人士。

  “从咨询的人群来看,以上三个案例代表了三种主要的恐艾类别。”,第一类已经算是症状最轻的类型了,情况非常普遍,而第二种以及第三种所占比例少一些,“不过第二种、第三种一年也有60~70例,这已经算大的比例了。”

  艾防科主任医师王晓霞从事艾防工作10多年了,她分析发现,从目前接触的“恐艾症”患者看来,大部分都有过不洁性交、吸毒等高危行为,而且多半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他们也善于在网络上、现实中寻找解答,对艾滋病的防治知识一知半解,却不全面系统。

  王晓霞还发现,有些恐艾人士常常都会将自己身上日常出现的症状与艾滋病对号入座。“其实,艾滋病感染初期并没有特异性症状,只是会有急性感染的初期症状类似感冒引起的发烧、头痛等,但是很多人会将平时自己不留意的小毛病当作是艾滋病初期症状。”

  比如此前的“阴性艾滋病”事件,广东等至少六省市涉及几千人,都自述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或者未知病毒,并出现了关节痛、淋巴肿大等症状,大多在“高危性行为”之后患病。但是,目前卫生部证实,并未感染艾滋病毒,专家普遍认为,这是一种恐艾的表现。

  心理因素加上认知偏差带来恐艾

  有专家表示,随着艾防工作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对艾滋病有了一些了解,加之性行为已成为了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恐艾”人群也势必会显现化,并随之向普通人群扩散。

  不过,记者了解到,由于艾滋病知识的普及性还不够,人们还较大程度地存在对艾滋病的害怕、歧视的心态。

  艾防社工发现,咨询中,很多人只觉得艾滋病是个绝症,非常可怕,却对相关知识知道甚少。

  “认知的偏差加上本身性格上的偏执,就有可能导致行为极端的恐艾人士。”东莞宜百宜方资深心理咨询师何欢说,恐艾是一种对艾滋病的强烈恐惧,并伴随焦虑、抑郁、强迫、疑病等多种心理症状和行为异常的心理障碍。

  何欢说,恐艾人士大多有过高危性行为,这些行为确实会使艾滋病感染的机会大大增加。同时,由于这种行为是社会道德规范所不容许的,因而在内心深处,他们经常感受到道德的谴责和社会的压力,产生矛盾感、羞耻感、负罪感。加上对艾滋病知识的一知半解,使自己陷入深深的恐惧当中。

  由于他们很难找到倾诉对象,一些心理素质差的人更容易患艾滋病恐惧症。这种病症也反映出了他们的性格缺陷。

  如何才能远离恐艾的巨大阴影?

  张巧利认为,首先,市民应该信任专业机构的检测能力,东莞有46家经过省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可开展艾滋病抗体检测的实验室,分别设在各市属、镇街医院。

  “一份艾滋病检测报告需要经历三道关卡,初筛是在医院,初筛结果还将送到市疾控中心,中心会再次进行初筛,初筛之后还会进行最后的确诊检测,整个过程是非常严谨的。”

  此外,市民还应该全面地掌握艾滋病的防治知识。

  从东莞艾滋病流行特点来看,去年经过性途径感染艾滋的已经超过了50%。“来咨询的人大部分都是有过高危性行为的人,因此,日常健康的性行为也非常关键。”张巧利提出,比如性生活做好防护,尽管是固定性伴侣也应该注意,有很多家属常常都是无辜地被感染了;拒绝多个性伴侣也很重要,性伴侣越多,感染HIV病毒的几率越大。

  “心理干预也是脱离恐艾的一个重要手段。”何欢说,如果恐艾症状比较严重,应该进行心理治疗,可以通过专业的手法帮助困扰者澄清情绪困扰,质询患者认知偏差,帮助其客观评估自身状况(包括风险水平、躯体症状、情绪与行为冲突等),学习有效管理情绪,恢复社会功能。

 

张老师笔记:

        我们经常发现自己入了一个圈子就走不出,也经常一个劲的在这里计算概率,怀疑所谓的万一。归根结底,还是我们在最初的学习过程中所犯下的重大错误。张老师想问问大家,大家是怎么知道有概率一说,有症状一说,有什么窗口期,还不是通过那最初的网络搜索得到的。也许我们在搜索中,获得了一些重要的术语排布,但是在这个之外,我们获得的却是一些错误的信息。比如什么三个月后转阳,得了艾滋病永远查不出,和别人接吻就传播的。这一些骇人听闻为什么屡见不鲜,让人深信不疑呢。说的彻底点就是自己认知不足。想想我们才三岁,能知道什么是淫秽片如果当我们正规的学习,在十多岁,就应该知道这就是国家所不容的事物。我们在恐艾的初期,什么都不懂不正像三岁的小孩,当无缘无故吸收了错误的知识,影响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心态,更是日后恢复用以进行参考的手段。所以张老师常说了一句话,您乱搜索了多少东西,您就需要用多少痛苦来偿还。不搜心理没着落,搜了就更痛苦。所以在我们找借口想通过搜索缓解当下的焦虑不安时,张老师更多的是希望您们不要饮鸩止渴。我们现在就只有一个信念,就是,我们需要脱恐。为什么我们需要脱恐,是因为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可能得病,所谓的几率更多是杜撰。如果一切都如我们那么所料,那现在恐艾干预心理网更多的是服务于感染者,为什么?想什么来什么,那岂不是感染者占据了世界上半壁江山。可是现在也仅仅是低流行,为什么?那就只能说出最终的奥秘,艾滋病的传播不是想得就得,它具有相当的严苛性!

 

 

预约张老师或中心其他医生进行脱恐指导请“点这里

 

单位:成都恐艾干预心理网/中国目前唯一一个针对性病艾滋病恐惧症(恐艾症)进行干预援助的社会团体

口号:打造艾滋病科学防治官网/建设专业艾滋病论坛/宣传艾滋病传播途径等基础知识/促使恐友脱恐吧

服务对象:对艾滋病初期症状/艾滋病窗口期(艾滋病潜伏期)/艾滋病图片/艾滋病检测存在误区的性病艾滋病恐惧症患者

官网概述:成都恐艾干预心理网官网分恐艾干预恐艾援助板块及恐艾吧在线答疑板块,恐艾干预笔记和音频,实地艾滋病防治宣传活动图片,艾滋病学术交流大会上艾滋病专家针对艾滋病临床和流行病学数据分析和防艾心得是成都市恐艾干预心理网的核心资料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