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艾干预心理>> 恐艾干预>> 干预笔记>>通过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伦理来看如何有效治疗艾滋病恐惧

通过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伦理来看如何有效治疗艾滋病恐惧

作者:张老师     来源:成都市恐艾干预心理网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27日    点击数:

      随着世界艾滋病宣传日的即将来临,有关艾滋病相关信息的新闻也越来越多了。昨日,趁着最近艾滋病一词关注度猛增的势头, 中国深圳科学家贺建奎宣布一对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这是世界首例 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 。据记者的一线采访,作为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公司是通过 Crispr/cas9 技术敲除 CCR5 基因,以期达到预防艾滋病的目的。这一消息立即引发了科学界和世界舆论的震动。在今天上午,以清华大学知名艾滋病专家张林琦教授为首的 100 余名艾滋病研究科学家签署了联合声明,反对贺建奎所进行的 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 临床试验,并认为这个有违背于医学科学的伦理原则。

很多年前,日本《七龙珠》的动漫里面就出现了人造人,包括在很多现实或非现实主义的作品里面,也涉及到了很多关于人造人的素材。有关于人造人的研究到底是福还是祸,这个自然有历史说了算。但是的确人为的去干扰自然的进程发展,并且实践在了两个幼小无知的生命上,这的确是触及了伦理的底线。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无规矩不成系统。在任何的行业里面,都有行规,也都有伦理原则。医学有伦理原则要求,心理学同样有伦理原理要求,中国心理学会早在很多年前就在钱铭怡和樊富珉教授的努力下成立了注册系统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伦理委员会。对于艾滋病恐惧症患者的干预研究,既需要结合医学流行病学的相关知识体系,也是需要结合心理干预技术,同样也是需要遵守双重的伦理原则,而尊重于伦理原则,才能从根本上有效的帮助到艾滋病恐惧症患者脱离当前的痛苦。

每个人都是一个属于他自己的个体,要让这个人宁可不相信自己的感觉,也要相信他人的话语,这是一件非常难,难以上青天的事情。成都市恐艾干预心理网通过研究发现,在恐艾干预的过程中,艾滋病恐惧症患者在脱恐治疗的时候,就会面对着主体和客体的剧烈冲突。那么到底是靠自己去继续和自己的心魔做决斗,拼得你死我活,越来越消沉,还是真正的愿意把自己交给唯一最信任,最了解你的那位医生老师,涅槃重生,回到最初那种恬然的平凡生活。这是一个看似说的简单,但是执行下来就非常困难的事情。而这一切,就需要靠恐艾干预的伦理原则来执行,并且提高艾滋病恐惧症的治疗效果了。如果艾滋病恐惧症患者对于恐艾干预伦理原则执行的好,那么艾滋病恐惧症的脱恐时间将会从需要1-3年的周期,缩短到只需要3-9个月。

那么,对于恐艾干预的伦理原则又包含哪些呢,其中哪些对艾滋病恐惧症的治疗产生比较明显的影响呢。

第一个就是保密原则,保护我们所面对咨询者的一切隐私,无论是他的行为,还是他的身份。对于成都市恐艾干预心理网来说,只有恐艾症患者恐惧症严重程度与否,并没有身份角色或者社会地位的差别。无论是知名的大咖,还是籍籍无名的小众,无论是声名鹊起的娱乐大腕,还是一个小有名气的网红,来到这里,都只是代表他寻求帮助,解放他内心的困惑,让他重回到快乐。每一个前来咨询的恐艾症患者,代表了自己的过去,他进入成都市恐艾干预心理网的咨询室,就已经与外界隔绝了,在这里只需要用心来领悟哪些是抑制他脱恐的原因。当他走出中心的大门,他又重新恢复到自己的社会身份,而将那份痛苦和秘密留在了中心。中心最早的地址在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的红砖楼,有的咨询者会考虑进出医院的人较多,还会考虑到本身就是精神病类医院就有抗拒的态度,从而中心将地址一搬再搬,直至现在一个交通非常便利,但是非常僻静隐秘的小区,没有人会因为你是谁而注意到你。

记得有一次,一位明星来成都市恐艾干预心理网咨询,在此之前他已经在中心进行了半年的恐艾干预,并没有告知其真实身份。在逐步对中心更加了解以后,考虑预约一对一面询。来到中心,说了两句话。第一句是“老师您会不会惊讶是我”。在看到墙上所强调的保密伦理原则以后,说了第二句话是“如果老师把我来您这里进行干预这个消息放出去,您可能会获得不少物质的回报哦”。然后老师反问他,“那您还来面询干什么呢。”随后,相视而笑,一切尽在不言中。真正的信任都是建立在这样一种保密环境下,有了这么一层保证和信任,恐艾症患者更是愿意把自己内心深层的思考,想法以及过往也许极其不堪的经历述说出来,而老师们就是一位倾听者,接纳了他们的过往,接纳了他们的不堪,也同时带走了他们的负能量。从2009年开始,成都市恐艾干预心理网已经为几千名艾滋病恐惧症患者进行了恐艾干预,也为他们的身份和经历进行了绝对保密。包括四川电视台,成都电视台,澎拜新闻来拍视频新闻需要素材,我们都是在完全保证我们咨询者的隐私不被记者或第三方了解的前提条件下有限的进行拍摄。保密原则,是我们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环节。

第二个比较重要的伦理原则就是知情同意的规则,机构的规则也许有时间看似无情,但是却又是最有情义的。很多艾滋病恐惧症患者可能很会疑惑一个问题,一旦开始感到恐慌,就拼命在网络上去问各种有关艾滋病问题,去问自己有没有艾滋病感染的风险。得到的回答大多是说没事,也许这样能够让这位焦虑的艾滋病恐惧症患者暂时压制了自己的焦虑。但是,这样的回答从根本上让该位艾滋病恐惧症患者脱恐了吗。显然通过成都市恐艾干预心理网针对艾滋病恐惧症患者的研究调查得知,98%以上的艾滋病恐惧症患者表示网络问答只是暂时缓解了他们的焦虑,却无法从根本上解除他们的痛苦。其实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没有在一个伦理规则上去有效的进行艾滋病脱恐仪式。很多艾滋病恐惧症患者随意在网络上问,也无法了解对方的真实姓名和身份,以及背景,这个已经是丧失信任和安全感的第一步,然后对方到底是否会对自己负责,是否真的了解自己,这些至少都得需要好几个小时的沟通了解才能做到一个初步的判断,然而网络上的简单就艾滋病感染风险问题解析说个一两分钟,是完全达不到相互了解的程度,这个已经是丧失信任和安全感的第二步。因为艾滋病恐惧症患者在网络上自由的问答,没有任何限制,自己也不需要有着时间,精力或者说是其他付出,没有付出的获得是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的。就像有的艾滋病恐惧症患者会表示只要在网络上,就可以无穷无尽的问各种问题,可以无休止无节制的去查阅各种艾滋病资料。可是这样信手拈来所获得的东西,真正能够从心底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而对艾滋病恐惧症这种顽固的心理障碍产生心里的震动么,或许只有在真正冷静下来的时候,有部分艾滋病恐惧症患者才会明白这个道理。这个已经是丧失信任和安全感的第三步。

成都市恐艾干预心理网设置了很多规则,包括在线答疑规则,艾滋病风险评估规则,恐艾干预规则,甚至是公益一对一电询面询规则。这些规则的设置让大家并不是随意都可以获得中心最核心的服务,但是只要是花了心思的,成都市恐艾干预心理网的服务优势轻而易举的可以获得。通过设置恐艾干预规则来实现伦理道德要求,也是我们能够确保我们的艾滋病恐惧症患者能够越来越好的根本。

此外伦理原则还包括“双重关系”和“职业责任”等等。也许,以前我们并没有视伦理为重要的一环,也许,当时我们也还并没有什么经验。但是随着成都市恐艾干预心理网成立了十年,恐艾干预的脱恐成功案例越来越多,通过后续总结和研究,我们愈发的觉得,建立在伦理基础上的体系框架,是我们帮助恐友更好更彻底去脱恐的基础。伦理原则、技术原则和评估原则成为了艾滋病恐惧症干预技术的最核心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