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恐艾症患者总认为自己这么恐惧艾滋病,是因为存在艾滋病感染的风险,从而变得敏感多疑,反复分析艾滋病感染的可能性,以及去考虑万一感染艾滋病,可怕的人生后半辈子,从而受到强烈的刺激,实际上,是这样强烈的刺激直接导致了植物神经紊乱,神经性免疫降低,产生了大量的症状。一旦症状产生,艾滋病恐惧症患者就更加认为自己必然是艾滋病感染无疑,活生生的将本来是心理问题的障碍强行弄成生理性疾病暗示。这样的情况在成都市恐艾干预心理网近十年的面询恐友中常常见到,这是恐友们迟迟无法脱恐的根本性原因。
在进行恐艾干预的第一步,我们都是在绝对保密和知情同意下开始收集资料,在相互彼此进行了介绍,医生老师需要在第一次咨询的时候简单告知预约咨询者自己的姓名姓氏和所在单位,而预约者同样也需要告知老师他的年龄和代称,并且较为详细的说明自己是因为什么原因恐艾的,恐艾持续了多长的时间,自己目前的学习生活工作怎么样,是否有社会功能的损害等等。恐艾干预是一种规范科学的脱恐方式,其中的仪式部分是较为快速的增加信任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安全信号中的一个重要构成,并且非常有助于恐艾症恐友与老师医生建立好初步良好的咨患关系,特别是因网络而开始恐艾,又在网络中瞎搜乱问而导致恐惧症加重,对网络信息存在着诸多疑问矛盾的恐友,是必须和自己的咨询医生老师保持足够的了解程度,否则就像一个在游泳池学习游泳的初学者,没有办法用脚踩在池底,就没有足够的安全信号支持其到达具体的目标。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恐友在网络中反复咨询很多人,或者拿着电话到处拨打,也得到不少答案,却没有办法彻底脱恐的原因。这就是因为不了解对方真实信息和背景,而没有办法更进一步建立关系,也没有办法在脱恐上更进一步。中心曾经在以前开通过恐艾服务热线,通过统计调查,发现这样的回复无法作用于咨询者的心理,很多恐友浮于表面的答案,也许当时舒坦了几分钟,但是没有办法产生最终影响性效果,遂将服务热线取消,改而采用每周一二三六在群里一对一恐艾干预答疑和官网问答形式。
对于很多前来咨询的恐艾症患者,如果说是没有经过艾滋病检测或者新近恐艾的,我们认为属于恐艾刺激,是一种倾向,还没有变成真正的心理障碍,这种情况一般当时就远离网络,及时止损,并且选择专业的医生老师进行支持性的艾滋病知识讲解传授也就可以达到一个良好恢复。如果进一步再网络上学习搜索,那么就算在进行艾滋病检测以后,依旧还是存在着心理的矛盾痛苦,并且穷究于万一的可怕性,伴随着明显的强迫、焦虑、抑郁以及躯体化障碍特征,那就是属于恐艾症了。恐艾症是一种综合性成因复杂的心理疾病,心病还须心药医,最好的治疗方式是选择具备艾滋病防治经验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在一定的情况下,还需要使用药物进行共同治疗。很多恐艾症恐友总是担心药物产生巨大的副作用,拒绝服用药物。实际上,药物是一种非常好的控制情绪的模式。严重的恐艾症患者,在服用药物的情况下进行恐艾干预,事半功倍。况且目前抗神经症药物已经更新了很多代,如今产生的副作用越来越小,相对于恐艾症造成的神经损伤以及社会功能的严重损害,在经过综合的艾滋病恐惧症临床评估以后,的确属于较为严重的恐艾症,那么选择药物配合恐艾干预治疗,不失为一种最为恰当的方式。
百分之九十五的恐艾症患者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或者非常害怕感染艾滋病并有洁癖等强迫症表现,表现出精神抑郁、情绪变化多端、严重失眠、对周围事物淡漠、体重下降和周身不适等反应,人因长期的精神紧张,心理压力过大,会产生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 因而就会发生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其实从根本上都是因为心理的不适应性,如果从源头上进行矫正,是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恐艾原因之一是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缺乏了解或是一知半解的缘故,这大多是因为接受了网络的矛盾信息。人的意识基本上都是处理最坏结果,就算网络上百分之九十九是正确的,但哪怕有一句话是乱说的,都会给恐友们产生新的刺激,在真正专业人士的帮助下,梳理自己过往的错误的艾滋病知识,清除掉网络上的艾滋病流毒意识,将对恐艾症产生积极影响,然而人的记忆中都有先入为主的情况,在一开始就接触到了网络错误的观念观点,并且形成习惯性思维,如果再去改变,就不是那么容易,所以这个时候恐艾干预将需要大量的时间,也就是选择进行思维习惯的矫正,都得花上几个月的时间,对于脱恐所需要花销的时间,恐艾症恐友得有一个充分的准备。如果有人觉得随便问一两句话,就可以改变自己的思维,继而脱恐,那就是一种错误。时间较长,需要有计划的执行,那么每次在一对一探讨沟通恐艾目标,并且形成计划,这个将变得十分重要。网络上经常会出现一些“包脱恐”的服务,实则只是一种支持性的陪伴,恐艾症患者有必要问询清楚其明确给予的周期和计划,那么这才是正规的体现。毕竟,恐艾干预都是设置了具体的时间间隔频率,目标以及家庭作业的。
在成都市恐艾干预心理网在保密前提下对恐艾症恐友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时,不难看出,从恐艾干预角度来分析艾滋病恐惧症患者不仅仅是由于对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和传播途径的片面性认识和错误理解,相当一部分人和本身的性格基础以及其他心理障碍有密切关系,尤其和其成长环境等因素尤为密切。这样的情况约占整个预约者中的九成以上。这也是为什么有的恐友常常会问张老师,他的同事经常出去找小姐而从来不恐惧艾滋病,那为什么他只有过一次边缘行为就已经产生了极大的性抗拒和性恐惧呢。归根结底,这些问题都得重新回到自我这个概念上来。只有我们真正通过恐艾干预一对一的沟通,修通了我们和自己内心的矛盾冲突,连接了内外,化解了原有积压的一些东西,并且释放。那么我们的脱恐之路将变得更加的光明和明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