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恐惧症患者通常比较认真、严谨、追求完美、固执、敏感、理性,同时情绪会有点问题,逻辑思维能力非常好,不喜欢含糊。出现恐艾倾向的人群,有的是有过高危性行为的,也有的只是在宾馆或者公共浴室洗了个澡。
陈老师表示他曾接待过一位患者,只是在上公共厕所时,不小心溅到了一滴水,从此就终日惶惶不安,担心那一滴水里可能有艾滋病毒,他可能因此而中招。为了弄个水落石出,他鼓足勇气做了艾滋病检测,结果显示他并没有感染上。
然而,他对这样的结果却不能接受,四处咨询检测,最后,感染科医生建议他找心理医生寻求帮助。可惜的是,很多恐艾症的患者,他们自己不能接受自己心理有问题,都偏执的认为只要把艾滋病分析透了,就能脱恐,很多医生都不敢跟他们说他们这是心理病,如果让他们去看心理医生,肯定会有人说是把责任推出去。
临床上,恐艾的病人很多,最早很多人患上“恐破伤风症”、后来很多人患上“恐狂犬病症”,现在患上了“恐艾症”,其实,恐惧久了,就把自己认为成了病人。
所有恐艾症患者基本都是有“焦虑性障碍”或者“强迫性障碍”,这是一种心理疾病,有心理疾病容易出现机体疾病,因为精神疾病会影响身体的各个系统,比如神经系统、免疫系统。人的神经有植物神经,一旦紊乱了,身体的各个方面都会快速出现问题。
比如出现“恐艾症”的患者,他们都会有这样那样很多种症状,低烧、淋巴结肿大、口腔溃疡……都很符合艾滋病的症状,而且,这些症状也是确实存在的,但是,任何检查都无法检测出他们身体方面的器质性病变。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都是平衡的,但是,这一人群由于患上了焦虑性障碍,会表现得很紧张,植物神经功能就会紊乱,心脏没有问题,可是控制心跳或者肠胃功能的神经出问题了,就出现心慌、拉稀等,但是,这种心慌是做心电图检查不出来的,拉稀也是吃药解决不了的。
这一人群因为出于焦虑状态,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只对自己的身体有兴趣,他们会专注于查看身体上是否有出血点、摸淋巴结是否肿大、皮肤上是否有皮疹……在他们的“努力”下,往往也能发现一点蛛丝马迹。值得引起注意的是,由于对于性病的恐惧,这些患者往往处于长期的焦虑、恐慌状态之中,这又可能反过来诱发免疫系统异常,让患者更加认为自己“已经感染艾滋病”,但是在成都市恐艾干预心理网所接待大量症状的恐艾症患者,结果都没有感染。
“现在许多研究显示,慢性应激状态可以导致免疫系统的异常。例如长期处于焦虑状态之中,可能导致胸腺细胞的异常凋零,而胸腺组织正是人体重要的免疫系统组织。所以,当人长期处于慢性应激、压力状态下,的确可能导致免疫系统进入一个相对抑制的状态,而更加容易出现各种不适、感染和疾病。”陈老师介绍,“许多性病恐惧症患者也的确会出现一些感染之类的问题,这些可能和他们不良情绪状态下免疫系统异常有关,但对于患者来说,这会进一步强化他们的错误认知,让他们对自己的疾病更加坚信不疑。”
陈老师表示,要防止恐艾症等性病恐惧症的发生,首先肯定是做到洁身自好,抵制不洁性行为;平时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进行高风险、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另外,专家表示在接触到恐艾症患者时,应对这类患者进行相关性病知识的介绍,并耐心地给予解释、教育等,沟通时间需要不少于二十分钟,而不是简单的几句话去安慰,这样才能使他们消除顾虑,必要时应该转到心理精神科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