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艾干预心理>> 在线咨询>>正文内容
         

张老师您好,我似乎有一段时间没有打扰您了,最近也在咱们中心5群帮助了些恐友,虽然也问过陈医生几次问题,但是还是想写这封信给您,同时也非常感谢您之前的开导,不过即使我能帮其他恐友脱恐,但自己却总是有这么个心结,我很困惑...为什么我会如此,即使明知道陈医生说我这个行为不会感染,但我自己始终...时有时无的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感觉...您之前开导我时也说过,对于没有艾滋病高危风险的我来说窗口期就是0,我时长反思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或许,可能是因为我这是复高的原因吧...明明之前答应过爸妈不再做那种事了,可我却又做了...说到这里...心情既复杂又有些惆怅......检测是否能让我最终解开心结呢?或者我该怎么做才能重回止路呢?迫切盼望您的回复... 安德烈·哈尔科夫敬上。2021年6月18日


留言时间:2021-06-18     留言人:安德烈
         
管理员回复:
回复内容:

您好,如果您自己有所进步,张老师为您感到高兴,但是张老师不是特别建议恐友们在群里们长期呆着,任何一个行为的持续,肯定存在着他的动机,也许您觉得在群里呆着,甚至帮助一下他人,对自己强化知识体系也是有帮助的,不过同时,恐友们的负向情绪也会影响着我们自己,毕竟在恐艾前期的波动期,这个反应式十分明确的。为什么能够说别人没事,觉得自己说服不了自己呢,这个可能需要探讨精神分析中幼儿的自我形成有关了,幼儿最开初是认为自己和母亲是一体的,而且觉得自己就是宇宙的中心,世界的存在是为了自己而转。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才逐渐分化成自我和客体,如果自我和客体当时分化的不明显,也就是我们常说力度不够,自我更多一些,就总会觉得自己是世界独一无二,是那个万中挑一。这个才需要心理成长,他需要时间,需要对自己更多的了解。包括您所说的为什么会选择复高,为什么自己矛盾,检测到底能走出来吗,张老师能够回答您的,就是检测可以缓解一定程度的焦虑,但是检测没有办法改变您对艾滋病本身的感知和态度,至于为什么复高和矛盾,这个就是您的个体心理活动了,这种问题通常是深入交流的时候在心理干预应用方面的话题,涉及到很多潜意识的部分,都是需要逐步去修通的,能感觉您在一些问题上可能有些着急,但还是希望您自己尽可能简单放松,预期值放低一些,您也才会越来越好,祝福您。


回复时间:2021-06-18

推荐图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