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艾干预心理>> 疑病干预>> 性艾轶事>>性病艾滋病一次高危性行为中标率是多少

性病艾滋病一次高危性行为中标率是多少

作者:陈晓宇     来源:恐艾干预心理网    发布时间:2022年02月22日    点击数:

    经常有恐艾症恐友来咨询陈医生,问自己进行了高危性行为,性病艾滋病的中标率是多少。感觉这个问题会把各位恐友带入一个误区,一旦去分析这个问题的概率,恐友们又会陷入永无止境的反复分析。以前没有强迫症,或者强迫不是很明显的人们,就会穷究思维变成了严重强迫症,这就是恐艾引发的强迫症模型,这种模型需要区分由强迫引发的恐艾症。

      不错,如果站在陈医生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二十年的专业角度来看,陈医生确实可以回答你这个几率有多大,甚至可以帮你列出来各种高危行为等每一种性接触方式的感染几率,这都没问题,比如说一次无套性插入的概率,女传男是千分之一,而男传女则是五百分之一。综合来说,单纯艾滋病一次高危性行为中标率就非常低了。

      只是告诉大家数据没什么意义,除了杜撰的数据,所有的艾滋病研究数据都来自专业实验室,想必大家早在网上看了很多。从事非专业研究工作的临床医生都是搬运工,包括陈医生自己也是一名数据搬运工。只是陈医生这么多年掌握了不少实验室的一手数据,能够区分出真假。而且实验室有的数据是有倾向性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进行干预的时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一个恐友明明就不是高危行为,是边缘行为,没有艾滋病感染风险,这个反复去分析没有什么意义。大家咨询医生,那也不叫恐艾干预脱恐,就是一个简单的风险评估,这和恐艾心理干预完全不是一回事。

      关于数据的真实性,只要是来自专业研究实验室,这些都有依据可查。但是作为一个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医生,陈医生却不赞成说的是具体的数字,因为这很可能把你误导,把你带偏,有的恐友侥幸的认为反正几率不大,从而认为滥交感染艾滋病的几率不大,恐艾是让大家有对艾滋病存在敬畏,而不是说让大家知道,原来一次高危的行为感染几率并不大,继续纵情声色,倒最后感染了好。真正的恐友,自从恐艾以后都远离了高危行为,甚至边缘接触。因为很多恐友明白,就算是去推油打飞机,没有艾滋病感染风险,依旧会引起对性病艾滋病的恐惧。另外有的恐友你告诉他感染概率很小,小到忽略不计,这是一个负责任医生的惯有说法,但恐友有强迫性思维,就是你不给我绝对保证我就认为自己是最特殊的那一个,当然就算给绝对保证,还是一样会纠结。可是一个医生,在没有对这名患者有足够了解足够熟悉的情况下,怎么可能会在短短沟通一个小时不到,就去绝对保证呢。这个时候去保证,咨询者当时是很舒服,但事后下来,咨询者就会去想,这医生才和我沟通了一会儿,就给我绝对保证,是不是敷衍我,安慰我,咱们可以看看,这个时候咨询者又开始去假设假想了。

     在日常工作中陈医生也经常碰到这样的咨询者。医生,我昨天跟人发生了高危性行为,然后我今天感觉浑身不舒服,我自己上网查了一下,跟网上说的艾滋病病人的“症状”很像,甚至一模一样,我是不是得艾滋病了,我该怎么办啊?

      这样的咨询者经常碰到,由于恐艾,总是一遍一遍的做抗体检测,有的人尽管检测了几十次几百次,甚至检测了十年,结果显示艾滋病抗体呈阴性,仍然不相信,一遍一遍的检测,疾控中心查完,因为不太相信这个结果,又一家医院一家医院换着去做检测。最主要的是你一问他所谓的高危行为,就是被性工作者打了飞机,请问简单打个飞机怎么感染艾滋病呢。这样典型的恐艾心理就是瞎恐心理,被网络误导了。

      我们都知道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分别是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上世纪九十年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血液传播,因为那时候非法采供血教多,近几年,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性接触传播,因此我们要从根本上切断传播途径,从而达到预防艾滋病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洁身自好,固定性伴侣,不要有侥幸心理,不滥交,安全献血,安全用血,不吸毒,就不会感染艾滋病。艾滋病暂时无法治愈(目前世界上有记载的治愈患者才3例),只能通过吃抗艾滋病毒药物来控制病毒载量,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不过也不用过于恐慌,艾滋病现在已经被列为一种慢性病来管理,而且可防可控,只要我们能够做到洁身自爱等防护措施,一定能预防艾滋病。

      至于性病的感染概率,相对于艾滋病来说要大很多,毕竟艾滋病感染途径主要是血液相关的高病载体液传播,而部分性病是可以通过接触导致感染的,如尖锐,非淋,淋病等等。所以如果有人说边缘行为不会感染性病,我们认为那是安慰人了,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祝各位恐友早日脱恐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