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艾干预心理>> 心理干预>> 心理评论>>深度解析恐艾心理,艾滋病恐惧大多数来自于童年成长史的经历

深度解析恐艾心理,艾滋病恐惧大多数来自于童年成长史的经历

作者:郭海燕     来源:恐艾干预心理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10日    点击数:

      今天是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共同守护美好未来”。在我们平时做青少年性心理和恐艾人群的脱离艾滋病恐惧心理干预当中,发现不少恐惧艾滋病的恐友产生焦虑恐惧背后的原因,除了直观所能描述的当下艾滋病信息相关刺激以外,绝大部分有很多童年成长时期的心理方面的因素。


郭老师在和预约恐友进行艾滋病恐惧干预的一对一沟通中,不少恐友谈到自己在童年时期缺乏安全感,缺少安全型依恋,就像有的恐友和父母从小并没有住在一起,是隔代照料的关系,有的恐友总觉得在家里被忽略忽视,父母更加关注自己的兄弟姐妹更多一些,有的恐友认为父母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很少肯定自己,总是以否定为主,尽管自己都已经成为了邻居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但父母对自己却没有任何奖励表扬。以上都是恐友没有安全感容易敏感最为常见的因素。


正是现在很多20-40岁的年轻人,在他们的童年的时候,属于留守家庭。有很多人的父母外出打工,他们则和祖辈生活在一起,或者过早地住宿学习、独自生活。由于缺乏家庭的关爱,在很多人的童年时期,是缺乏安全感的,也就容易产生焦虑和不安。


另一方面,父母的缺失,或者父母自身受到当时文化教育的限制,很多人在家庭和学校中缺乏正确的性教育,不知道如何面对性骚扰、性冲动,常常采用回避和压抑的方式对待,造成了很多年轻人长大之后对性的羞耻感,不能正确面对性本身,过度的性压抑又会导致一些好奇和冲动行为,产生了极大的内心冲突。


还有一方面就是对疾病的污名化。在40年前,艾滋病刚刚出现的时候,我们常常把艾滋病和不道德、犯罪等行为相关联,很多人从小就产生对艾滋病恐惧害怕厌恶等情绪,在成长过程当中,如果本身自己就比较焦虑,很容易受到生活中一些有关性相关或艾滋病信息的刺激而引发对艾滋病的恐惧,特别是有的艾滋病恐惧症恐友完全没有高危的性经历,有的仅仅是一些日常行为,却一直滞留于恐艾的情绪中,都是和他们童年和成长史的经历有极大关系。


从很多恐友的经历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从童年成长身心健康,重视心理教育非常重要。如果亲爱的艾滋病恐惧症恐友现在身处恐艾矛盾当中,甚至已经产生焦虑强迫抑郁等心理问题,也希望你能早日调整心态,在精神科医生和恐艾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认识到过去某些童年的影响,积极治疗,重新调整认知,早日成功脱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