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的小刘到理发店理发,理发过程中他发现理发师的手指割破了,就开始担心自己被传染上疾病。回到家上网搜索到有可能染上艾滋病后,他的这种心态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两个月下来,他三次到医院做艾滋病的相关检查,深怕自己患上艾滋病,任凭医生怎么解释都没用。(其实大家冷静下来或者对艾滋病有所了解都知道这样是不会被传染的,但是正是因为对艾滋病的传染方式不了解,被网络不是最中肯的言论暗示,而有了过激的情绪反应)
前几年,担心自己感染艾滋病的人,绝大部分都是有过高危性行为的人,而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正常人加入了“恐艾族”的行列,就像小刘这样,一些日常生活的小细节,都会在他们的心里“扎根”,然后不断放大。
虽然现在关于艾滋病的科普宣传已经越来越多,但如果没有良好的心态,即使有了相关的医学常识,也还是有可能变成 “恐艾族”。医生们也发现,正常人群中的大部分“恐艾族”都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或是焦虑,或是强迫,或是疑病,大部分患者都需要配合一定的心理治疗。(艾滋病的宣传在国家有一定的侧重性,尽管现在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是长久下来艾滋病与死人头骨的形象在短时间很难被区分开。刻意夸大了艾滋病本身的性质和痛苦程度,加大了正常人们的突然性恐惧。过度的刺激和恐惧伴持续,将大大影响心理,很多人至此患上恐艾症,又没有得到有效的恐艾干预,长此以往,心理错误暗示越来越强烈,也就有了严重的后果。包括有一部分人不堪重负选择自杀和故意伤害他人)
5月10日 星期一
厦大附属中山医院
理个发小伙担心自己得艾滋
25岁的小刘两个月前去理发,理发过程中,他发现理发师一度不停地擦拭手指,他感觉很奇怪,就“偷偷”观察理发师。后来,他发现原来是理发师在给他理发时不小心割伤了手指。他不敢多问,可心里一直嘀咕,担心被传染上疾病。
回家后,小刘上网搜索相关内容,越看网上的艾滋病传染途径、艾滋病初期症状、艾滋病的潜伏期和艾滋病的图片心越虚,担心就是被感染上艾滋病。随后,他迫不及待地到医院检查,医生告诉他窗口期没过,检查没意义,可他还是坚持,检查后,结果呈阴性。(如果此时医生能给他解释一下这种情况不会被感染,而不是单纯的说窗口期问题,这样能避免很多人在前期就有了沉重的思想包袱)
接下来的两个月,小刘每天疯狂搜索网络,每天泡在一些艾滋病论坛里。小刘又上医院检查了两次,结果都正常。可他还在“疑神疑鬼”,最终只能向心理医生求助,可是心理医生并没有让他得到有效的脱恐。(很简单,小刘因为泡在艾滋病论坛,吸收了并不是很正确的知识,自我矛盾心理加重,甚至到后面,都不知道哪个言论的对与错,从而表现出好奇及敏感。针对于这种艾滋认知偏差和障碍,并非传统的心理干预所能治好的,张老师在此引入了恐艾干预,通过数据统计,能够有效的治疗和缓解恐艾的痛苦)
中山医院皮肤科郑燕岚医生说,她在接诊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患有“恐艾综合征”的正常人。一个小伙子在路上走着,前面有人吐了一口痰,飞沫飘到他的脸上,他从此成了 “恐艾族”;一个外来务工人员在公交车上捡了一张报纸看,发现报纸上有一口痰,他瞬间产生明显的心理障碍,开始担心自己是否染上艾滋病……这些都是医生在日常门诊中接诊到的 “恐艾族”的真实故事。
医生提醒,染上艾滋病,至少要具备3个条件:首先,对方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其次,你接触了他的体液,比如血液、精液等;第三,你身体表面有伤口,这样病毒才可入侵。(说的更深入点,就是传染量,一般艾滋病感染者体液所带病毒量是远远小于艾滋病病人的,所以感染者的传染力低。另外就是艾滋病毒不是通过空气等间接方式传播。最后就算有伤口也不必太担心。艾滋病的感染有严苛性和持续性,皮肤伤口轻轻的一碰一擦,是几乎不会被感染的。因为更多的传染方式是来自于持续来回的摩擦和多个微破损共同造成的)
备注:红色为张老师补充心得
(以下不涉及到艾滋病相关内容,仅为文章的其他部分,可不用细读。)
5月11日 星期二
厦大附属第一医院
打鼾惹火 “小鼻涕虫”成绩差
今年8岁的小栋,读小学三年级,他学习很认真,可成绩却一直是班级里的倒数几名。
小栋有一个毛病:爱流鼻涕。大约从3岁开始,他的这个特征就特别明显:鼻涕动不动就不受控制地流出来,还总是擦不干净。时间久了,小伙伴们就给他起了外号,叫“小鼻涕虫”,小栋也因此变得很自卑。
前段时间,小栋因为晚上睡觉打鼾打得比较厉害,被爸妈带到医院检查,结果医生发现,他一入睡就开始打鼾,而且呼吸靠的是嘴,整个过程中还多次出现呼吸暂停的情况,并伴有鼻塞、流涕等。
最终,医生确诊,小栋的腺样体、扁桃体肥大,这是他打鼾、流鼻涕的“罪魁祸首”。因为夜里打鼾影响睡眠,小栋白天上课才没办法集中注意力,最终影响了学习。
医生为小栋做了腺样体和扁桃体切除手术后,他打鼾的症状完全消失了,白天上课的精神好了,学习成绩也逐渐提高。
医生介绍,每20个儿童中,就有1个在睡眠中频繁打鼾,打鼾除了会影响儿童的睡眠质量外,还会影响身体的许多系统。轻者造成精神不集中、智力发育落后,重者甚至会造成儿童在睡眠时突然死亡。
5月12日 星期三
厦门市第二医院
老伯得了“美眉”(MM)病
家住海沧的杜老伯,今年79岁,不记得什么时候起,他开始感觉全身骨头疼。到医院一查,结果很震惊:既没摔也没碰,老人全身居然多处骨折。分析后,家人一致认为是老伯年纪大了,骨头松了,考虑到老伯害怕手术,就给他买了一些补钙的药服用。
一段时间过去后,杜老伯的身体、精神越来越差,整天躺在床上,却全身酸痛。日前,杜老伯来到第二医院血液科就诊,看了他的检查报告后,医生怀疑他可能是得了一种叫“多发性骨髓瘤”的血液病。
经过检查,医生确诊杜老伯患的就是这种病。一次化疗后,杜老伯精神好转了不少,全身也不再酸痛了。
第二医院血液科陈旭艳主任介绍,“多发性骨髓瘤”又简称“MM”病,是一种恶性肿瘤,好发于50-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刚开始时它的病症很隐蔽,表现也是多种多样,如骨关节痛、贫血、肾功能不全、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四肢麻木以及骨骼变形、病理性骨折等。
5月13日 星期四
厦大附属中山医院
一出生心就“破”年老才补上
杨大爷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一出生,他的心脏上就有一个“破洞”。不过巧的是,后来他的心脏上又长了个瘤子,恰好把洞给“补”上了一部分。由于小时候家里困难,杨大爷就这样“得过且过”地活了大半辈子。直到近日,年近七旬的他才到医院动了一场手术,把心上的洞补上了。
杨大爷说,小时候他并不知道自己有心脏病,直到长大一点了,和大伙儿一起下乡劳动,他才发现。虽然是和大家干一样的活,可杨大爷的呼吸幅度明显比别人大,在那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的心脏不好。
这么多年来,虽然也感觉身体越来越差,但杨大爷总觉得还能“扛”,也就没上医院治。
前段时间,杨大爷到云南旅游,一路旅程颠簸,加上时不时还要登山,回到家后,杨大爷就累趴下了,浑身乏力,胸闷得厉害,嘴唇还变成了紫色。感觉情况不妙,他才来到医院就诊。
医生为杨大爷做了检查,发现他的心脏有个14毫米的破洞,巧合的是,这个破洞旁边还长了个“膜部瘤”,刚好把破洞遮盖住10毫米左右。医生说,这就是他的心脏病能“扛”这么久的原因。云南那次旅途中,杨大爷劳累过度,使得心跳加速,血液流动加快,才导致病情变严重。日前,医生为杨大爷做了手术,把他心上的“破洞”真正补上了。
5月14日 星期五
174医院
减肥药吃一年肝脏遭大殃
52岁的孙女士,平时有喝酒的习惯,而且酒量还不小,每天至少要喝二两高度白酒。去年以来,可能是到了更年期的缘故,孙女士的体重突然增加了20多斤,原本引以为傲的身材,一下子变得臃肿起来———这令孙女士心烦不已。孙女士因此决定减肥,让自己的身材恢复起来。
在好朋友的介绍下,孙女士开始瞒着家人吃一种减肥药。朋友告诉她说,这种减肥药很符合人体减肥原理,不过不是立马见效,而是让体重慢慢递减,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就能瘦下来,但由于疗程较长,至少一年以上才能见效。听了朋友的话后,孙女士下定决心,要坚持服用,把自己的体重减下来。
但今年以来,孙女士开始出现厌食、乏力、疲劳等症状,到了这个时候,“减肥”也开始见效,但减来减去,孙女士整个人却变得面黄憔悴,很不健康。
看到孙女士的身体变差,她的老公、女儿就带她到174医院检查。经过一番检查,医生查出她的转氨酶指标超标,而且是整整超出了标准范围的30倍。到了这个时候,孙女士才不得不告诉医生,她一直在偷偷吃减肥药,而且已经吃了挺长时间了。
174医院感染科主任宋闽宁告诉记者,由于孙女士处于更年期,因此她这个时候发胖是很正常的,很多女性都会在这个时候出现身体发福的现象。
另外,孙女士原本就有喝酒的习惯,而且又是喝高度酒,酒精对肝功能的破坏是致命的,再加上减肥药的毒性,又加快了肝功能的损害。医生提醒爱美的女性,不要随意乱吃药,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尤其是长时间服药的人,要多注意自己身体的变化,定期体检。
预约张老师或中心其他医生进行脱恐指导请“点这里”
单位:成都恐艾干预心理网/中国目前唯一一个针对性病艾滋病恐惧症(恐艾症)进行恐艾干预恐艾援助的社会团体
口号:打造艾滋病科学防治官网/建设专业艾滋病论坛/宣传艾滋病传播途径等基础知识/促使恐友脱恐吧
服务对象:对艾滋病初期症状/艾滋病窗口期(艾滋病潜伏期)/艾滋病图片/艾滋病检测存在误区的性病艾滋病恐惧症患者
官网概述:成都恐艾干预心理网官网分恐艾干预恐艾援助板块及恐艾吧在线答疑板块,恐艾干预笔记和音频,实地艾滋病防治宣传活动图片,艾滋病学术交流大会上艾滋病专家针对艾滋病临床和流行病学数据分析和防艾心得是成都市恐艾干预心理网的核心资料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