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艾干预心理>> 在线咨询>>正文内容
         

张老师,您好,我对hiv的感染途径又有了一种新的见解,不知道对不对。就是hiv病毒之所以脆弱,是因为它只能存活在特定生物的内环境当中,这可能是病毒的一种退化。而且这种病毒的脆弱之处就在于一旦内环境发生了改变,哪怕对我们而言没有危害的变化对病毒而言也是一种巨大的改变,所以当病毒暴露在空气当中,内环境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导致了病毒的迅速失活,以及在水中,甚至在安全套的硅油当中遭到稀释,这都是内环境的迅速变化,涉及到温度、空气量、以及稀释以后的酸碱度变化,都会使内环境发生显著变化,导致病毒的失活。而其感染的途径,则是建立在两个生物体内环境的融合,这是一种直接的融合。性交就是内环境与内环境的直接交换。而高浓度的精液或血液在离体之后只要保持一定的形态,其内环境在一定时间当中依旧是一个稳定的状态,病毒能够在其中存活,而一旦经过一定的时间,当精液冷却可能病毒就会受到打击,而长期的空气暴露也会使病毒逐渐的死亡。血液则是血小板凝固,不仅仅是接触空气的缘故,其含氧量,固液状态的改变也可以看在其中。其我们是不是可以从一个内环境的方面去分析感染的可能性?比如分泌液,在在沾染在安全套上,内环境也会由于空气等原因而发生迅速的改变而迅速失活,直至完全死亡可能就是几分钟以内的事情。因此间接接触、稀释、暴露空气等原因的环境下病毒并不会造成任何危险。而安全套则是将内环境与内环境的一种阻隔,甚至其中的硅油也会对可能的渗漏进行一定的干涉,减少感染的可能。而好的安全套在生产工艺上更可以完全阻隔内环境与内环境的融合,因此只要内环境与内环境不能达到直接的交换与融合,就完全没有感染的可能性。不知道我这样理解恰不恰当。


留言时间:2013-05-10     留言人:sunveela
         
管理员回复:
回复内容:

张老师:您好,老师认为您的看法很有见地,但是有些老师也是无法完全的肯定,毕竟很多都是假设。但是我们在假设以外,有科学的原理,所以我们一般是通过科学原理分析。属于高危有概率那就接受检测,没有高危,检不检测看自己了。还有希望您不要对艾滋病抱有太大的期望和兴趣,这样会让您难以脱离现在这样一种固有化模式的环境的。


回复时间:2013-05-19

推荐图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