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医生:
您好!
首先对您在百忙之中帮助这些迷失方向的朋友表示由衷的感谢。谢谢!
我先简短介绍下我的情况。18岁那年不懂事,有点叛逆有点幼稚。当然18岁对于一个男孩来说也正是
对异性有极强大的好奇心的年龄。也就是在18岁那年我做了让我自责让我愧疚8年之久的错误。
8年的时间很长,我也经历过恐友们的所有过程,失眠两年的时间,这段时间对我来说就是地狱。
出于当时对于男女朋友关系的理解就是想发生关系就必须要等到结婚,而我又不想因为自己对于异性的
好奇去随便伤害一个女孩。之后我在一次无数思想斗争之后,冲动战胜理智选择去了红灯区。
之间发生的高危是WTKJ(主动、被动都有),当然八年来我也做了N次的HIV抗体检测,也都是在窗口期
后做的,都是阴性。
对于我这样的情况,当然所有的医生给我的回复是你应该可以放心了,好好面对以后的生活。但是由于
本人对于艾滋病有着浅薄的认识,我知道医学上任何通过抗体检测的测试都是无法达到百分百的。
当然我个人对于这个百分之一百并不是那么的纠结,因为我对于人的生死在恐艾的这段时间已经看得很
清楚了。我也并不恐惧这个百分之0.00000001(这里的0是我自己随便打的),但是我却不知道怎么面对
自己的亲人。
我害怕这个极小的几率会发生,会伤害到身边最亲最爱的人。所以我选择避开他们,在外面上班。
我的心里是这样想的,如果我是因为失手或者意外伤害到了亲人,我可以坦然。但是我毕竟是做了所谓
道德败坏的事情才伤害了他们,我想到这个我就无法释然。心里自责,愧疚的情绪都无法平静。
在这里恳求张医生能够回复我,谢谢。
张老师:您好,在恐艾大军中,您就像一个随风飘落的落叶,任风摇曳一般,没有自己的路线,没有自己的结果,更多的都是随波逐流。通过您表述的经历,张老师更多的感觉到了您知识的缺乏,或者说是不系统,什么东西都有,而且养成了自卑不自信的心理状态,甚至包含敏感,洁癖等。这是为什么,在偏执意识下对客观事物的判断,特别是一些所谓的小概率,您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一个小概率,这并非像其他医疗手段所可以保守的避免,在恐艾字典里面就是主客观的矛盾,而您一直按着这样一种习惯在走,造成的就是固化思维,形成了压力罪恶感的抒发方式就是通过恐艾这一种行径,倾述对象主要是以家人连累等愧疚感。所以您不要认为自己罪大恶极,有些是人的本能,不要太严格看待自己,反而形成了较大的落差感。我们人生活在世界上的种种,更多的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以辩证的眼光看待自己。另外多认真学习相关的知识,调整长久自己思维固化,这样才能更好的恢复,加油,张老师相信您只要坚持,一定能摆脱困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