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艾干预心理>> 在线咨询>>正文内容
         

老师您好,最近情绪波动不是很频繁,这都得益于老师的不懈努力,不断帮助,十分感谢老师能够提供这样一个平台来帮助我们,谢谢!老师,我还想问几个问题: 1、是不是只要坚信口交不会感染就行?我这几天情绪波动时,就联想到口交其实跟接吻是一个道理,尤其是被动口交,根本不会出现动作幅度太大或者深喉的情况,加之时间在1-2分钟左右,所以没必要考虑那些细节,更不用纠结症状,持续正向引导就对了。您说对吗? 2、这次口交我坚持没有去检测,老师您说过,检测次数多了会给心理增加负担,从而产生负面效果,况且检测并不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安全信号。我今年有过一次恐艾,检测了3次,最后一次3个月阴已经说明没有问题了,这次口交也没有问题,所以根本不用去检测,如何把心理问题调解好才是关键,况且对于复高的人心理都有重大问题,所以这种根本不会感染的方式没有必要去检测,您说对吗? 3、12月1日刚过,对于这类新闻铺天盖地,虽然极力避免看到,可是或多或少的都会看到,这不仅给心理带来一次严重伤害,请问老师这种情况我该怎么进行排毒? 在此祝愿老师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留言时间:2015-12-26     留言人:aa553097915
         
管理员回复:
回复内容:

张老师:您好,和艾滋病感染者一样,有几个周期呈现,对于恐友来说,也会有好几个周期存在的,比较重要的是波动期,如果波动期较为好的度过,其实恐艾的严重程度至少少一半,所以我们需要正视自己在波动期中的行为和方法,其实有时间觉得部分在网络上乱搜,搜了又很痛苦的恐友很可怜,其实如果真的能坚持哪些坚决不做,脱恐又何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呢。老师觉得对于过去的口交您可以坚持认为不满足条件不会感染,但是您作为恐友或者曾经的恐友,以后就不要去了。因为复高的心理障碍累积,有不可逆性。持续正向引导是先决条件,后觉条件是用一种全新科学正确值得循证的思维习惯替代以前错误的认识,包括在网上乱看形成的。但是也要谨防一些没有被性病艾滋病课程受训过的志愿者在网络上过余的乐观去夸张事实,这个也是不合理的。您都恐艾了,还要去复高,自己真应该好好反思一下,老师觉得复高没什么,但是复高了还觉得没什么,检测解千愁,老师觉得那不合理,以前有这样的志愿者自杀过,一方面所谓帮助他人,一方面自己还在笑谈复高,着实让人失望。这个2010年的案例让老师觉得很难以忘记,所以无论是普通恐友,还是复高恐友,或者说是志愿者,都请不要再这样了。排毒的方式很多,但是不能用错,因为每一个性格不一样,有的外向,有的内向。对于新闻,应该去接纳他,而不是带着色彩,并且区分您和它的关系,这个才是基础,祝您越来越好。


回复时间:2015-12-11

推荐图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