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纠结了很久还是决定麻烦您帮我开导开导,不算是高危行为,那天陪别人去上海黄浦CDC疾控检测,在那边等的时候手一直在抠嘴唇把嘴唇抠破皮了,用手指沾了一下嘴唇可以看到一点点血迹,但之后没有再管。但是当天在疾控碰到了一个来测CD4的确诊患者啊,当时没什么感觉事后回想起来就恐起来了,我印象中和他没接触只是擦身而过,拼命回忆细节还是很害怕。我虽然看过您所说的感染的三个要素,但是心理难免还是会演绎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之前您说过”日常接触不会感染,不需要担心”,我知道您说的是对的,但我还是忍不住去想,所以还是麻烦您受累再帮我针对这一问题具体解答一下,真的谢谢您了!
张老师:您好,您大半夜凌晨一点过来留个言也不容易,老师记得您好像是老恐友还是老师的预约恐友啊,虽然很多恐友都知道老师记忆力算不错的,但是已经和前几年比差的太远了,以后还是早点休息吧,不要学老师凌晨2点过还在精力旺盛的回答问题,主要今天和几个疾控中心专门负责感染者的老师沟通了很久,回来的比较晚,但是问题总还是要回答吧,故而才拖到了这么晚。老师认真看了您的留言,您这个不用担心,日常行为,不要认为所在的环境和触碰的人特殊,就开始浮想联翩了,那么这样一想,那还有谁还敢和感染者一起做游戏啊。老师最近正在想一些适合基层医生和艾滋病感染者可以共同完成的趣味游戏呢,但是从来不会考虑到由此导致的碰伤接触等等,所以没有必要去纠结那么多,暗示那么多,小敏感很正常的,小情绪也是很正常的,只是您自己合理化的去理解,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