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您好!首先祝您身体安康,生活愉快! 我是一名恐友,就是老是担心血液传染,也看过老师写过关于血液传染的条件:是两者体液直接交换,而接触了空气就会大量失活,已不构成传染条件,我的问题和烦恼是: 1,去医院抽血,老是担心护士手套有血和肘垫有血,一接触不明液体,就慌了。今天去疾控抽血(hiv专门是有一个抽血室)也是一样,而且它是专门筛查这个的,也担心了 2,筛查了两次,都是快速法, 都是阴性,第一次时间也不太久, 第二次好像就几分钟,怎么会这样,准确吗? 3,和别人吃饭,有时候自己有口腔溃疡,又怕别人正好也有或者是伤口流血。还有就是坐什么椅子,凳子,接触扶手都要看好几遍(看看有没有血液和不明液体)。 这些都应该接触了空气,而为什么共用剃须刀有危险,也接触了空气了?有些书中写血液未干燥,甚至hiv在体外能活96小时,但至今有没有间接传染的例子,真是晕了。 呆了这么久,知道老师是一个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好人,希望老师能回答一下学生的问题,再次阐述一下关于血液传播的相关条件,以便帮助像我一样恐血液的恐友,辛苦老师了!
张老师:您好,很高兴能够回答您的问题,老师比较喜欢懂礼貌的恐友,是的,老师这里也有很多预约恐友和您一样,总是担心血液问题,但是血液的传播是有一个对应的限度的,不是说随意传播。不是在空气中完全失活,是有大量会失活,所以要结合多种判断就能得到日常生活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的可以构成感染艾滋病的条件。对于您第一个去医院不用担心,几分钟的应该是快速法。吃饭这个您不用担心,如果这样都传播了,可能一线的工作人员都成了先烈了,包括老师。是的,共用剃须刀一直以来被宣传都是这样的,或许可能是存在大量流血和深切伤口等等,不过现在这样的案例都没有被完全证明。其实有时候在网上看多了,或多或少会模糊化,模糊化对于恐友不是一个很好的方式,自然容易导致很多的心理问题产生。老师觉得您应该改变的是您的内心,因为如果任何深入的去想,都会发觉的是矛盾的,老师喜欢和恐友探讨相对论,方向论,其实探讨多了,我们就会发觉,原来很多都是站在一个相对固定的角度,而不是您在各个角度去考究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