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医学生,有着恐艾情绪。平常有轻度的洁癖。比如查房的时候鞋带开了,等发现的时候,往往都是过一段时间了,我总会纠结害怕鞋带会碰到走廊的血迹或者医院地面的脏东西。也经常洗手。在您这里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心态好多了,遇到问题会经常思考符不符合逻辑,慢慢的都会好转。我在临床上见过几例艾滋病人,别的医生和我一样都有些担心,和敏感。我感觉自己比他们更敏感一些。最近我们收了一个在下面医院梅毒艾滋需要复查的病人,我跟朋友说,以后一定要小心点啊,这种疾病越来越多了,要是哪天能攻克了就好了。病人入院应该常规检查一下。艾滋病越来越多了。我朋友平常就是那种大大咧咧的人,什么话不经过大脑就爱瞎说。他在那里吆喝说研究这个干嘛,还说我内心阴暗啥的,还说让我查查说不定阳性啥的。我虽然知道他是开玩笑,说完了可能他就忘了,但是我心里总是不舒服,害怕他说的那句话。他在医学方面很聪明,很多观点和想法都很好,我跟他学了不少。但是听到他这种类似预言之类的玩笑,心理很不是滋味。张老师,我是不是一个小心眼的人啊?但是他那种话我真的很堵的慌,也有很多的不安。您能帮帮我么?最近遇到一些不好的想法我都一般调整三天,如果没事了就不打扰您了,因为看到您在这回复网友真的很累。但是这次加上碰到他这种话,我又想上次拔牙三用枪之类的问题。麻烦您了,帮帮我,谢谢您了!
张老师:您好,恐艾如您所说,是一个心理问题,心理问题除了急性严重发作,如偏向于精神障碍那一类,需要用药控制,其余大多属于慢性问题,以养和长时间的持续改变为主,所以对于心理的恢复,真不要带着一蹴而就的想法,因为就算揠苗助长,回过头来看还是会有一些问题。老师不知道您的恐艾情绪是如何而来的,因为老师在这里回答问题,只会单独针对您的该条留言进行简单的回答一下,您这个是在传染病医院吗。老师不知道您清楚不清楚,医生中恐艾的不少,医生中有抑郁情绪的也不少,最近咱们中心因为做了几场恐艾干预公益活动,都有不少本地医生来咨询,也有类似您的这种问题。您和您的朋友不能相互传播负能量啊,就像恐友,相互交流看似安慰,其实不自觉的就传播了负能量。您说的这个说法在我们心理学上可能叫做吸引力法则,或者有类似于墨菲定理的这种东西,如果有过恐艾,但是老师不知道您恐艾类型,恐艾程度维度等等,所以不知道这个给您什么建议,但是只能告诉您恐友都会产生投射,暗示,刻板等几种心理表达的方式,所以您客观去接纳会更好。您是上次那位三用枪的恐友啊,老师对这个词语有点印象,谢谢您对老师的理解。在线留言回答是中心公益组成的重要板块,所以无论平时多么忙都会尽可能坚持的去回答的,老师觉得您的问题真的应该细细想一下是出在了哪里,是环境,还是您的性格,还是您自身对于艾滋病和梅毒的理解等等,其实把恐艾因子等几个要素弄清楚,给予分配分布,相对就会好点。所以希望您集合老师告诉您的一些点给予自己更多的信心,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