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艾干预心理>> 在线咨询>>正文内容
阅读数:
         

老师您好,感谢您之前的回复,我平静了一些。我是之前喝醉了,流血嘴唇碰到疑似感染者的脚的恐艾者。心里总是觉得,如果嘴确实碰到了他伤口的血或者渗出液,总好像挺危险的,因为这怎么样都感觉像一个高危的行为,好像也满足那几个条件,有进有出,活的足量。所以心里面总是想着这个。但想想,平时打球也有可能嘴唇碰到他人,可是应该也没什么危险,一来大部分人不是感染者,二来不一定能碰到血。但想着我这个朋友这么多高危险的行为,特别是去泰国嫖娼,所以一想到我流血的嘴唇碰到他的血,就觉得非常高危。所以一直反复恐惧。犹豫不定是否去检测,可是才刚发生几天,很煎熬。想问问老师,这种行为能否造成感染?是否应该再去检测脱恐?而如果要去检测的话,选择几周去比较好,三周四周还是六周,去检测又害怕检测中会带来新的恐惧源,所以很难决定,望老师帮助。


留言时间:2016-04-25     留言人:极度害怕
         
管理员回复:
回复内容:

张老师:您好,没什么的,这个栏目本来就是一个无偿公益的板块,能回答到您的问题那也是一个缘分,您喝醉了,那是因为您的意识无法完全诠释客观的反应,所以总觉得自己会漏掉一些可怕的东西。这个和老师这边一位记者恐友十分像,不过还好,折腾了大半年,还是算好了很多了。是的,您这个说的很不错,我们不能因为一个点可能是什么,而反复的去证明,或者进行发散性的判定判断。对于去泰国嫖娼,这个的确不太合适,没感染上性病应该都算是比较幸运的了,他应该去检测全套性病是比较好的。老师多次说过,艾滋病检测不是脱恐的方法,有的人认为艾滋病检测后他就脱恐了,那是因为恐得比较轻微,或者说仅仅是检测压制,相对安全信号的性质。所以您如果真正想脱恐,就不能拿着个作为判断,老师这边有不少案例,还有老师这么多年的艾滋病恐惧症临床心理干预经验来看,检测只能说有一定参考价值,和脱恐无关。其实您真正的从认知上理解,从精神分析上去内化,自己就会知道自己是否去检测了,就像现在有的恐友,脱恐了,回忆自己曾经一个月检测15次,都觉得自己被魔鬼附体了。所以,也希望您客观点。


回复时间:2016-04-27

推荐图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