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您好,您这也是一个艾滋病感染风险评估,老师认真看了您的情况,您这个虽然说打牌弄出了血液,血液可能在牌的纸面上,但是因为纸面是空气接触的环境。您触及纸面,一层间接,触及纸面的手指再摸自己的皮肤,二层间接。最终形成多重间接,而且本来您所能看见的血液流出,都不会太多,在通过多层的间接接触,基本上可以说明并没有什么问题了。您因为这个问题去检测艾滋病,老师只会觉得您以前的恐艾应该没有恢复,因为如果是脱恐的恐友,他的社会功能处理不应该是这样的。您可以敏感,但是是一个限度阀值以内,超过了一些标准,那就证明您内心的恐艾因子还是存在的。
老师。我是不是应该不去想他。也不要去检测??
张老师:您好,这个好像是老师上次回答您的问题恩。对于恐友来说,想不想不是自己不能控制的,就像我们有一个主观的闯入性思维这样的概念,您可以在咱们中心,心理干预板块的恐艾明灯上面看看有这么一篇文章。所以对于我们想去控制,或者该在什么时候进行什么样的控制,都是有讲究的。不是说二话不说就告诉您,不要去想它,可是您要想,有很苦恼,控制不住,去压制那不是更痛苦了。所以这个用咱们的话来说,还是因人而异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至于您去不去检测艾滋病,按照国家的要求,如果以前没有检测过艾滋病,都是提倡自助VCT的,但是如果本来在以前检测过,单纯就这个问题,老师认为检不检测结果也就那样,看您自己的选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