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你好
我是小杨,去年你干预过三次,经过你的干预和华西一位医生的干预,我觉得自己好了90%。以前怕红色,怕伤口,走路老找东西,不敢出门,怕上厕所,怕打针等等这些现在都不存在了。 但是有两个行为我一直想不通1,吃饭的时候,万一我咬伤了口腔,流血了,吃东西不就有危险了?2,如果我身上有伤口,洗澡的时候,万一有血,和水一起流到伤口,不就有危险了?希望张老师回答这两个问题,留言前,我在中心搜索过相关问题,但是我个人觉得,回答得太笼统了,我现在就是想问一个为什么,这也许就是认知疗法吧,这个问题我想通了,我自然不会恐惧了,希望老师回答全面系统些,还有我在中心找些基础文章,总是找不到,或者张老师让我点开哪章那节,说得细点,谢谢了!或许我会很快去上班,但是真的这两个问题我非常疑惑。
管理员回复:
回复内容:张老师:您好,咱们中心成都姓杨的面询恐友不少,不知道您是哪位呢。而且老师面询恐友但凡经过一个时间段的调整,基本都脱恐了,这是咱们中心引以为傲的地方。但看了您描述的问题,又不像是面询恐友。可是怎么又去华西了呢,当然华西相关医生咱们都认识。对于问题回答笼统,您如果咨询过应该很明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作为临床工作者,哪能在不了解对方情况下信口开河,而且您应该明白回答问题和恐艾干预的差别有多大。至于认知行为,只是属于其中一个阶段的一种方法,只给恐友用这种,或者使用森田,恐友脱不了恐,上次在省上给他们培训说到了需要什么阶段什么方法,比较整合了。第一个问题和第二个问题都是您自己也没有整合性的去思考,客观说这两个担心毫无什么理由,告诉您的知识点您还记得么,要整合化。吃饭不用担心,洗澡也不用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