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张老师!本来已经好长时间不恐艾了,但最近无意间看到一条新闻“一男子入狱两年半查出艾滋病”,因为新闻注明了发生在吉林省四平监狱,而且患病罪犯起诉了监狱,所以感觉不像是假的。新闻中提到患者服刑期间并没有和他人发生性行为(监狱有其他犯人患有艾滋病),也没有接受输血,所以基本排除了艾滋病感染的途径。这名患病犯人之前三次在监狱中心医院住院接受艾滋病检查都显示正常,但第四次住院检查发现感染了艾滋病,到底他是怎么感染上的呢?监狱里本来有个艾滋病犯人,之前说过他根本没有感染艾滋病的途径,难道日常生活的伤口接触使他感染上的吗?我现在是越想越怕,感觉之前建立起来的认知体系一下子就没了。新闻中还说,监狱里本来的艾滋病犯人接受治疗后会留下针头和针管,之前提到的患者有可能是被人扎过而感染艾滋病的。这又与我的认知矛盾了,因为张老师说过共用针头是不会被感染的。医院方面则认为患者是在入狱前就感染的,只是前三次没有被检查出来。想到这我也慌了,我是武汉协和六周阴,但仅仅检查了一次,会不会被漏检了?另外新闻还说有八个犯人照顾了患者,因为患者是高位截瘫,最后有一个犯人也感染了。那这个犯人是怎么被感染的,而另外七个人为什么又没有被感染呢?现在是越想越怕,我在中心学习之后就没有乱搜乱看了,但现在经常会无意看到与艾滋病相关的新闻,而且说的都像千真万确,怎样才能不被影响呢?谢谢张老师!
张老师:您好,您好像是好多年以前的恐友啊,比现在在脱恐网站当志愿者老师的恐友的年岁都还长,怎么现在又开始恐了呢。如果您说是一次艾滋病检测,我们认为可能存在漏检的机会,但是三次检测都没有出问题,要么是同一批试剂,试剂存在着问题,要么就是其他一些不为人知的因素。对于您所说的这种日常行为,您不用担心,因为日常行为导致这种感染,如果说是存在几率的,咱们可以想象一下国家相关数据的统计。对于您说针头感染,也不会说是不小心踩到感染,这个说法我们也认为存在着一些矛盾。是的,这个新闻怎么说呢,老师也不好明确来说,毕竟我们有一些身份需要避嫌,但是恐友们也不要听网络上一些胡乱解释的,这个可能会导致恐友更矛盾。对于您一次检测,我们不会说您完全排除这种话语,只能说基本OK了,但是具体看您的行为,如果本来就不是什么高危也OK了。至于您为什么看到艾滋病的新闻,现在的百度好像有一个不好的功能,特别是手机,您搜索过艾滋病或者性病,百度总会在以后给您推类似的新闻。百度机器人以为您是爱好这个新闻,所以才经常搜索艾滋病,实则他们理解错了,这个给恐友的影响,老师认为,还是非常大的,所以老师经常在这里给预约的恐友一些小小的脱恐强化的小建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