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一位网友请我关注中国最近比较流行的恐艾症,再则现在在网络上不断有人冒充专家,甚至建立一些非正规机构型的脱恐网站,让艾滋病的知识一再以讹传讹,造成了现在如今这般的艾滋病恐惧症患者恶劣的环境。在此发表一点自己的陋见。
医学是一门极为复杂的学科,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之所以不全是科学,因为医学领域内的不确定与未知太多了些,最优秀的医生,也很难准确预知病情的转归与发展,医生尽到自己的责任,后果则在上帝手中。很多的人都会对我的上述评论点头称是,但他们的赞同无非是一种哲学式的认可,而不是真正把握了其中的真理,在实际操作中,医生不被神化为艺术,就被神化为科学,人们往往意识不到,他们缺乏的是宗教。
我总是愿意帮助有医学问题的人,但寻求帮助的人需要认识到这种帮助的局限性,我已经不是医生,更不是有着神奇能力可以遥感察病的圣人,我所能提供的帮助只是依据医学一般原理以及有限信息的个人判断,我的判断会发生错误,更重要的是,我的判断取决于信息的可靠程度与充足程度。在缺乏可靠信息时,我就会拒绝判断,那是一种自然的保护自己信誉的反应,我没有兴趣拿着一个话题不懂装懂地乱侃,尽管那是针对外行坑蒙拐骗的“康壮大道”。事实上我大多数时候是在揭露这些不懂装懂的假“内行”。所以经常看到一些艾滋病恐惧症患者让医生们保证100%,这个已经是脱离了医学的范畴,而让医生违背了自我的信仰。
恐艾症是人群中某些有着偏执人格特征的人针对不实信息的夸张反应,是一种心理疾患,我的理解还带有一些悲观主义,那就是,我认为这些人本身存在着潜在的心理问题,而恐艾症只是他们借助于一个确切的疾病目标表现出了其心理问题而已,换句话说,他们不发生恐艾症,也会发生其它相关的心理疾病。疾病的发生有如沙堆现象,不垮则已,一垮则不可收拾,一旦发生恐艾症,就会跳入一个正向心理循环之中,表现出我们所观察到的疾病表现。
恐艾症其实在国外也比较常见,但它跟中国发生的案例有极大区别。在国外,恐艾症的发生人群尽管也会出现在高学历的人当中,但大多出现在受教育程度比较低的人群。而国内,则主要是有一定教育程度的人群,在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反而不常见。国外的恐艾症几乎是单纯的心理疾病,而国内的患者很容易出现身体上的反应。这不得不说是国内一种很奇怪的现象。
中国文化对性的态度比较扭曲,在解放前妓女就比较普遍,但同时正统文化又是排斥性的,尽管排斥性,但中国人又最爱对性津津乐道,中国人骂人的话,几乎都跟性相关。在解放后,一些人对性几乎是放纵与泛滥的态度,但正统渠道又是极为压抑的,普遍人则几乎可以因为穿得过于花哨而入狱。目前的中国,私下糜烂,但公开场合都极为回避,所以中国人的性心理状态仍然是扭曲的,正是这种扭曲的心理状态导致了恐艾症出现在什么群体。
西方的性态度其实远比中国人严谨,但社会公开场合又更为宽容,所以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易于得到真实可靠信息,不容易受误导。而中国的环境则相反,性态度私下更为放纵,但公开场合几乎是全面压制与抵制,所以中国人多半是自己上网寻找那些错误信息——很多时候未必是错误信息,而是正确信息得不到适当引导——来让自己上当。国外的恐艾症多是行为偏执,是害怕得艾滋病而表现出来的不可理喻的行为,比如某人相信艾滋病会由所接触的物品传播,因此拒绝亲手接触物品,这是真正的恐艾症。
中国的恐艾症更加严重,因为不少患者是在放纵行为之后怀疑自己患上了该病,然后模仿艾滋病的临床表现,中国的恐艾症按照成都市恐艾干预心理网的定义应该叫住性病艾滋病恐惧症或者性病艾滋病恐惧综合征,要模仿得象,非得有一定教育程度,会查阅也的确查阅了相关资料,最终表现出来的心理身体疾病。相对而言,国外的恐艾症非常单纯,患者多产生轻度焦虑,但由于是采取的预防性的措施,多未必怀疑自己得了绝症而不久于人世。中国的病人则有重度焦虑,身体心理互为影响,表现出身心疾病,更难处理。所以很多艾滋病恐惧症总是想通过网络上找一个原本自己就是艾滋病恐惧症患者的志愿者脱恐,这就是一个笑话。不去医院看病,非得网络上聊聊就脱恐,这只能说明中国的光怪陆离。
如果要寻找中国恐艾症的根本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一是中国缺乏正统的心理医生,一些艾滋病恐惧症患者为了入行,强行考了一个心理咨询师证就代表自己是医生了。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医生差别太大,而且这是体制问题,也是文化问题,体制上主要是政府垄断医疗市场,医生普遍受压制,心理医生当然就几乎不可能收取适当的价格,因为心理医生相对于其它科医生不具有实体性的操作,在愚蠢的定价者口中,几乎一钱不值。中国基于学科发展又会培养心理学专业人员,你就会发现中国的怪现象,一方面人群中心理医生极度缺乏,另一方面心理学专业人员很难找到饭碗!
心理问题得不到治疗,今年是恐艾症,明年可能是恐食症,后年是恐流感症。
二是性认识上扭曲的后果。一方面是生理上的放纵,另一方面是心理上的压抑,恐艾症患者几乎是在自己惩罚自己。你看那些惯犯,养了四奶五奶的角色,就绝不会出现恐艾症,都在心理上调解过来了。
三是医疗机构的诚信越来越差。心理疾病借助一个有着十分明确的诊断标准的疾病来表达,实在是对中国医疗机构诚信的莫大讽刺。中国医生误诊率高,得不出明确诊断等等因素都会促成严重的信誉丧失,其结果是轻度表现者不能在早期进入恶性心理循环前被打断,越来越糟。
回到网友请我评论的病例上,我认为该患者可能是模艾征(模仿艾滋病综合征),理由如下:
1. 该患者症状难以用单一疾病解释
2. 表现以症状为主,体征较少
3. 表现附合艾滋病的大体特征——尽管有些牵强
4. 患者描述病情比较夸张
对于此病的治疗我无能为力,已经超越了我的学识范围了,毕竟我在心理学上只有有限的接触。所以建议找专业有口碑的脱恐机构进行此病的治疗吧。
最后再补充一点,对于艾滋病恐惧症,我只能对患者的情况表示遗憾,因为长期的恐惧与压力会导致明显的身体疾患,比如厌食会导至严重的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最终会转化为身体疾病的,所以我并不认为他描述的身体上的疾病就是假的,医学对心理状态影响到身体的理解还是有限的。模艾征最有效治疗机会在早期,后面如果患者从身体上得到越来越多的印证,要改变心理结构就越来越困难了。
尽管我不认为他的描述全是无中生有,但我从不轻信患者本人的描述,医学是一门艺术,如果照着书本就可以看病了,那就流入皇甫书生创造针炙学的境界了,那种神话只能骗骗无知的人,或者就象金庸大侠创造《九阴真经》一样,那是神话不是?有娱乐价值但千万莫当真。我根本不质疑患者本人的用心,而是指出一个事实来,一个医生查体测量的鸡蛋大小,跟患者本人口中的鸡蛋绝不同一只鸡下的,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