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艾滋病恐惧症的患者并不全部都是心理障碍人群,但艾滋病恐惧症患者也有强迫,抑郁甚至是人格障碍等共病可能。但是艾滋病恐惧症患者已经逐渐显示出一种特有气质,结合张老师这么八九年在艾滋病防治工作和恐艾干预上临床案例和经验,老师提出以下几个以心理层面为基础,扩展到艾滋病恐惧症患者日常行为及感受,希望有助于恐友们结合对应的点,相对客观的去思考一下,自己到底是为了追寻自己心中的仪式和完美,还是仅仅想通过追求这样的一是完美来表达某种信号呢。在现在恐艾干预经验中来看,反复进行艾滋病初期症状和艾滋病窗口期的确认,以及不断的以各种理由向专业的艾滋病治疗医生或者志愿者(义工)问同一个问题的时候,这些仅仅是表征意义,是一种将安全信号及信念建立在基础的可被描述的事件上,事实上在这个可被描述事件及其对应背后的特定指代,那才是艾滋病恐惧症恐友应该考虑的。为什么成都市恐艾干预心理网完整脱恐的恐友非常多,并且预后比较好。因为通过对前来寻求帮助恐友做了综合性评估,双方相互深入了解以后产生了从低到高的信任感,并且在此基础上给予具体可执行可规划的建议。而在更高的层次就可能会通过精神分析及人格进行分析了。
因为涉及到艾滋病恐惧症成因,持续时间,持续强度,症状参考,艾滋病检测过往史,艾滋病医生咨询过往史,心理干预过往史等,所涉及到的门类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这里主要说的是大部分恐惧艾滋病周期较长,且通过多次艾滋病检测及艾滋病专科医生的知识疏导和安慰无法脱恐,称之为艾滋病恐惧症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障碍基本上都和疑病的人格有关。
对于这类艾滋病恐惧症人格一般具有如下八个特点。第一、这累艾滋病恐惧症患者对自我要求高,无论是对于所恐惧的艾滋病或狂犬病甚至癌症,需求一个具体明确毫无杂质的结果,还是在现实状态下的工作生活,都有着求完全、求夸大、求最先的强烈倾向。其实这类恐惧症患者的人生追求或者说是内在野心,总是和其实际处境处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就像一方面总觉得艾滋病可能在某一个时间就被证明在其身上是出现的,其这么害怕的原因就是感染的前兆,但是事实上在客观来看都是自我的夸张表现,恰巧这种矛盾经常造成艾滋病恐惧症患者情绪失控,而另外一种矛盾就是明知道通过网络搜索可能会因为搜索到负能量而导致倒置反应,但是总是因为矛盾的心态控制不住的去搜索,哪怕是自己给自己一再承诺不再去网络乱搜乱问。
其二、具有艾滋病恐惧症人格的患者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别人的话固然能听,但是能听进去多少就得值得商榷了。一方面在网络上向志愿者宣称真心相信这群有着过往史经验的义工,但一方面又觉得对方或许仅仅是比自己早恐几个月甚至是一两年的恐友前辈而觉得不是那么可信。当然,在另外一个层面上每个恐惧症患者在不同程度上都有自私唯我、自我中心倾向,而具有怀疑自己莫名感染,疑病症型人格的人,这种倾向往往会格外的强烈。其三,艾滋病恐惧症障碍人格的恐友以前是否内外向不一定,但是一旦恐艾以后都在生活中明显内向,经常处在自我压抑状态中,易感受到自己不断给自己进行强迫性不客观的自我暗示以及在网络上别人随意一句没有经过科学论证话语的他人暗示。其四、具有艾滋病恐惧症倾向人格的恐友们大多对身体比较注意和敏感。故而也才有了更多艾滋病初期症状的学说,如果说不认真探讨一下艾滋病初期症状那简直都不觉得自己是标准恐友,如果不给自己买一根温度计每天测试或者说一大早刷牙仔细端详自己的发白的舌苔,都不能叫着最骨灰级的恐友。换句话说,那些成天考虑自己身体问题的人其实就存在着极大的疑病倾向。
其五、艾滋病恐惧症患者常常具有疑病性人格、偏执性人格、强迫性人格。这些恐艾患者们往往特别爱清洁,比如出门坐公共交通工具,用马桶,这样的情景张老师在这里就不过多阐述了。喜欢讲秩序,处事一丝不苟,在思维上善于高度集中注意力,说得好听,就是刻板固执到最求完美;说得稍微难听一些,就是爱钻牛角尖,拿着万一的理论当自己继续维持这种难受状态的令箭。或许在一些艾滋病恐惧症患者身上,还有恋旧、不习惯新变化等特征。用咱们平时做恐艾干预所说的话那就是缺乏辩证看问题的态度。六、当对于艾滋病恐惧症达到一定极致,有着强烈濒死感的时候,自负慢慢将偏向于自卑,觉得自己微不足道,就算拥有再多的财富权力人脉,在疾病面前不过也是沧海一粟。张老师曾经接待过足球明星和影视演员都出现了类似的感慨和无力感。一旦恐艾大多数在情感上往往属于多愁善感型。诗人、哲人、艺术家大多容易滑入这一类。七、大部分恐艾症患者都具有疑病性人格,而这类人往往对生物性的危险特别恐惧,如蛇咬狗咬、火灾车祸、疾病死亡以及种种有关战争杀戮或手术的血淋淋场面。八、除了恐艾,很多恐艾症患者单纯靠艾滋病检测或者艾滋病医生的临床流行病学知识把自己心中的恐惧压制,而不是消灭的时候,这个时候就变成了恐艾后遗症。对于处于恐艾后遗症的恐友常常特别关注健康长寿,对医学医药知识表现出很高的兴趣。所以经常有一句话,就是一个恐友大概在网络上泡上一个月,就可以像模像样的当一个赤脚医生了。这一点也更加佐证了不是说各位恐友学习医学知识特别擅长,而是因为这样的人格促使着恐友以获得相关类型的知识而表现的极度热烈,当然,恐友们所了解的艾滋病知识很多,但往往又一知半解,似是而非。吴教授曾经说过说:生活中有些人特别喜欢各种各样的医学医药常识,每天津津乐道,这些不都是一种特定疑病倾向么?对医学医药知识特别热衷,并且常常满足于一知半解,本以为可以靠这样的热衷变成专家,一方面可以帮助别人脱恐,一方面更好的为自己脱恐打好基础。但是事实上,这样就真的是脱恐吗。所以当我们在不断疯狂的吸收着各种来自于网络上有关艾滋病相关的各色信息的时候,我们是否真的想过,如果真这样了,那么为什么还有很多学临床学预防医学都已经到了主任级别,还恐惧焦虑什么呢?这句话足以引起每一个恐艾症患者的思考。到底是因为艾滋病知识学得不够,还是因为内心中存在着大量的人格倾向性障碍。
以下是成都市恐艾干预心理网引用美国诊断标准中的疾病焦虑障碍诊断标准,咱们中心的恐友们可以认真看看,以针对自己对自己的理解做一个评估判断,以加深自己对自己的认识:
A. 患有或获得某种严重疾病的先占观念。
B. 不存在躯体症状,如果存在,其强度是轻微的。如果存在其他躯体疾病或有发展为某种躯体疾病的高度风险(例如,存在明确的家族史),其先占观念显然是过度的或不成比例的。
C. 对健康状况有明显的焦虑,个体容易对个人健康状况感到警觉。
D. 个体有过度的与健康相关的行为(例如,反复检查他或她的躯体疾病的体征)或表现出适应不良的回避(例如,回避和医生的预约和医院)。
E. 疾病的先占观念已经存在至少6个月,但所害怕的特定疾病在此段时间内可以变化。
F. 与疾病相关的先占观念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来更好地解释,例如,躯体症状障碍、惊恐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躯体变形障碍、强迫症或妄想障碍躯体型。
标注是否是,以下两个区分非常重要,在恐艾干预看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寻求服务型:经常使用医疗服务,包括就医或接受检查和医疗操作。
回避服务型:很少使用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