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艾使人把以往的经历回想得历历在目,反复捉摸,然后开始更加恐惧,以前怎么那么不小心,就那样去处理遇到的问题了。记得自己脚受伤到社区卫生室处理伤口的事,细思极恐!因为当时受伤的伤口很大很深,到了卫生室,医生给止血,清洗伤口后,进行麻醉,然后给缝了好几针。当时处理的医生问护士那些钳子、缝针是否消毒,护士回答得不是很确定,还有缝的线不知道是不是最新的!现在回想起来,真的很害怕很担心。这些小卫生室,不知道这些医疗器械,伤口处理器材有没有每天都严格消毒?如果没有,那么共用来处理我的伤口了,我的感染艾滋病概率就很大了?万一被用给艾滋病者处理伤口过而没有消毒,那么不是沾上了艾滋病毒了吗,再用来处理我的伤口,那百分百是感染到了!老师呀,救命呀
张老师:您好,中国的恐友很多对恐艾认识不到位,总觉得恐艾简单,问几个问题,到处看一看,随着时间越来越长,那就自然而然脱恐。这个就我们中心多年的研究和跟踪来看,这基本是错的,恐友在这样的情况下,要么是自行压抑了恐惧,我们称之为叫做无恐惧意识期,要么就是因为自行压制的恐惧受到刺激重新出来,我们称之为叫做恐惧有意识期,当变成恐惧有意识期以后,很多恐友就会出现典型的泛化状况,比如说恐日常。所以希望恐友们对脱恐有一个比较好的认识,真不是靠随便问问,看看就脱恐,没有人喜欢对艾滋病信息感兴趣,至少作为普通科研人员哈,如果对艾滋病极其相关信息刻意,敏感和极度感兴趣,那么基本还是受心理深处刺激的影响,为了平衡防御意识做出的选择。大部分艾滋病志愿者或者恐友应该都具备这样典型的特征,但是无论对于志愿者还是恐友本身,都会产生强大的反噬,以至于反射到了日常生活之中。所以对于您,还是其他恐友,都有必要真正去咀嚼这么一句话,这样方能更好的脱恐。因为科学脱恐是有诀窍的,真不建议恐友们到处尝试,如小鹿一般到处乱撞。就您这个情况,如果您担心小诊所或者乡村卫生室不符规定,建议多问询几次,闻讯以后再决定是否接受治疗。但是作为一个正规的单位,如果随意导致感染,那么病人感染量将会很多很多。至于万一涂抹了很多病毒,这个违背了社会学原理。另外,您让老师救您,就靠这样单纯的在线留言这种方式,很难很难,这仅仅是处理一些非常小的恐艾问题。根本就不是我们所擅长的恐艾干预,建议您在您们当地找精神卫生中心的医生吧,现实生活中去交流沟通开药,目前他们应该能够帮助到您,且记且行,祝越来越好。不建议再这样拖下去了,这样下去的结果反倒会越来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