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上次咨询了您,让我放宽了心,我就是那个朋友一起吃饭,朋友开啤酒瓶,20秒内我又开酒了,并且弄伤,伤口了像针眼的的那个。您说日常生活不传染的。 我想再咨询下,那天后我问了朋友,问他有没有开酒伤到手,他说没有。我也自己反复端详了那个开瓶器,没有毛刺,没有锋利的地方,只是开酒的一刹那,开瓶器和瓶盖的磨擦力不够,会滑到瓶盖。朋友说他虽然划了下但手没破。 我想再问问,我们吃饭在包厢,离一上桌客人离开最起码40分钟,如果别人也用了开瓶器,和我一样遭遇,应该也不会传染的吧? 最后谢谢张医生,谢谢您了~!
张老师:您好,很高兴能够帮助到您,您这个其实没什么的,是的,生活中的传染一般都是极具特殊性和有特点的,您这个我们觉得并不如您所想象的那么可怕。您其实如果还继续去在乎和分析,那么按照我们做恐艾干预来说,这同样也是一个非常不好的方式和方法。感觉到您对艾滋病脱恐三个部分中的第一个部分,关于知识稳定性,都好像并不太足,其实这个稳定性和信任度有关系。如果一个恐友到处在学习,在问,问的越多,反之稳定性就是非常差的,也相对来说并不那么容易脱恐,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就容易敏感或者波动。所以不建议您再纠结这个问题,因为从原则原理上来说,这个其实根本也不算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