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艾干预心理>> 在线咨询>>正文内容
阅读数:
         

老师,您好,我自从询问过问题之后觉得好了很多,但是最近发现,我日常恐艾越来越严重,比如:和别人接触之后我会反复的查看身上有没有伤口,有没有血,会自己怀疑某些同学是病毒携带者,他和我接触完之后我就要用湿巾去擦身上,(我自己怀疑携带者的)同学碰我一下我就会产生他是不是往我身上滴血了的这种想法,有时候看见身上有痘痘破掉出血就会各种日常防御,我觉得我认为我这些想法太累了,尤其是有时候抓住一些小点钻牛角尖,会反复的确认,比如(  我自己怀疑携带的)同学碰了我一下,然后我忘了确认我身上上有没有痘痘破掉 和没有用湿巾擦一擦的情况下,我就会反复认为这个同学是不是把他的血跟我碰了一下,我会不会被感染,我看着身边其他同学每天都很快乐   ,我在看我自己的时候就感觉被我自己弄的很累,也很苦恼,谢谢老师。谢谢。                             


留言时间:2017-07-12     留言人:1102643985
         
管理员回复:
回复内容:

张老师:您好,谢谢您的肯定,其实不能说是在中心询问之后好了很多,其实您询问任何人在短暂时候都会获得一个不稳定的安全信号。不管对方是谁,恐友或者普通人,专家或者猫狗,只要对方一再告诉您没事,在短时间内,具体时间视具体每个人性格情绪等不同,都会有一个暂时的安慰感。这也是为什么在恐艾圈冒充专业人士的很多,之所以被奉为大神就是当了好几年的恐友,自然成精。有一个潜规则法则就是,不管是什么,都告诉对方没事,那对方就会自行脱恐。其实这不是帮助人,这在害人,像我们搞临床工作,这种可以称之为投毒。就像一个吸毒者现在处于暴走状态,给他喂一口毒,就舒服一阵子,过一阵子又不行了,又继续喂,周而复始,不仅没有戒毒成功,反之越来越严重。所以说恐友无论是谁,随便在哪里乱问一通,都可以在短时间舒服一阵子,但是这种舒服能持续多久,或者是不是终身维持,那就值得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对于您所描述这些,老师觉得对艾滋病恐惧只是您表面的原因,其实为什么您会这么想,担心什么?死亡?名誉?还是责任抽离等等,这个或许才是您应该考虑的点。而且您还弄错了一个点,就是别人是否是携带者和您没什么关系,就像南非博茨瓦纳随意路上抓一大把都是艾滋病人,那么其他非艾滋病人怎么生活下去的呢。所以不是您很累,而是您由于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把自己搞得很劳累,仅此而已。所以希望您换一种模型模式去脱恐,还是不要以艾滋病的研究防御来脱恐,先尝试放下自己吧,加油。


回复时间:2017-07-12

推荐图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