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艾症,这个话题对于我们成都市恐艾干预心理网来说算是最亲密的“词语”了,因为作为艾滋病防治机构和心理干预机构的我们,每天都会面对着大量的临床案例。就我们十年的干预经验,提出一些自己的愚见,还望各位专家斧正。恐艾症在很多人看来是单纯的艾滋病恐惧症,其实恐艾症的形成是有极具复杂的背景和原因。有部分恐艾症患者是单纯的对艾滋病不了解或者偏执认识,但是更多恐艾症患者是合并了多种其他心理问题引起的共病,被放在健康医疗和心理干预话题下,而非放在艾滋病话题下面,我们认为是非常正确的。
在治疗恐艾症上面,不建议以单纯的神经症或者精神疾病给予全面下定义,更不建议灌输偏激绝对的艾滋病医学知识和乐观主义安慰式脱恐法。更多是需要针对恐艾症具体恐惧的问题具体分析,因为很多时候恐艾只是其表征现象,并非恐惧根源。这其中需要分析包含其具体恐惧原因,成长史,家庭社会因素,和多项心理评估,并且引用许又新教授的三原则作为参考点,包含了持续时间,痛苦程度,以及社会功能受损程度。最典型的恐艾症患者是受到了艾滋病相关话题的刺激产生了明确的症状和痛苦体验(如进行性高危接触),这个属于心理应激反应,在此时如果以系统的艾滋病知识作为支持,减少其网络搜索频率和信任丧失(网络上如果不使用真实姓名或身份将大大降低咨患之间的信任度),维持良好科学的干预手段纠正其行为习惯,能取得一个比较好的脱恐效果。
然而如果在艾滋病窗口期检测后,或者已经经过像李在村或吴焱老师那样专业的艾滋病医生进行艾滋病指导,获得艾滋病知识还继续恐惧的话,那要开始继续深挖其深层次原因了。使用的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森田疗法,正念,以及精神分析方法,都是针对特定的恐惧症患者有具体的帮助。如果判定恐艾症患者已经存在着中重度神经症倾向或者精神疾病类倾向,这个时候是建议去精神科开具相关精神类药物或入院治疗,以化学治疗方式和物理治疗方式结合的方式进行整合式治疗。很多艾滋病恐惧症患者在并没有发展到极其严重程度的前提下,是可以靠目前心理学干预方法获得成功脱恐的,不过这个是需要相当的持续时间,更是需要心理老师和患者共同的努力和付出,特别是在建立了稳定的咨询同盟情况下,脱恐效果能得到更大的体现。我们并不建议对任何恐艾症患者全部采取推荐去精神科进行药物治疗的方式,我们认为大部分轻中度恐艾症患者通过我国目前心理干预的研究成果就能很好的获得支持,走出恐艾症的阴影。毕竟能在少使用或者不使用药物情况下逐步脱恐,是每一位恐艾症恐友的心愿。
(以上文章内容来自于成都市恐艾干预心理网在新浪微博恐艾话题医务工作者圆桌下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