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恐艾症的恐友会认为自己是因为存在艾滋病感染的可能性才会变得如此的被动和难受,其实这个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就像很多恐友总觉得自己为什么在没有恐艾以前就会出现这么多症状一样。按照我们的说法,人无时无刻不出现症状,只是症状是被恐友们强烈的关注注意,还是自由散漫式的管理着。
“身-心”是一个整体,相互影响。通常由于剧烈运动后,生物钟被打乱,或者发生了关系,身体有极大的消耗,就容易有一些症状产生。身体不好,心情会沉重;心情持续不好,身体也容易出问题。比如因为长期恐艾,引发了焦虑、抑郁等容易导致食欲不振、肠胃疾病、冠心病等,其原因与不良心理状态引起的身体免疫力下降有很大关系。不良的心理状态引起免疫下降远远大于所谓艾滋病感染初期对身体的影响。毕竟,艾滋病感染初期不可能导致免疫出现较大的波动。
面对如今制造焦虑的网络,恐友们很多没有经验,很容易被“温水煮青蛙”陷入先入为主的认知。通过稳定情绪,调节心态、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有利于预防和治疗疾病。所以张老师想根据自己一对一的恐艾干预经验告诉大家一句话是,心情好好哒,身体棒棒哒。
大多数人面对突如其来恐艾刺激,可能会产生心理学所说的“恐艾应激反应”,常见的反应有。在情绪方面:焦虑、恐惧、抑郁、愤怒、失望、抱怨、委屈等,情绪的起伏也会比平时强烈。在认知方面:自我价值感降低,罪恶感增加,认知歪曲,思维过程变慢,注意力不集中,想象力下降,犹豫不决等,糟糕至极的灾难化结果明显增加。在行为方面:大多数恐友会拿逃避与回避当主要应对方式,其实以退化与依赖,敌对与攻击,无助与自怜,物质滥用与成瘾(如本身并没有高危行为却服用艾滋病阻断药物)等。
在有效进行恐艾干预以后,没有新的刺激源产生情况下,通常大部分恐友的应激反应会在一周内逐步缓解。一定的心理应激不全是坏事,它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人们的警觉性、敏锐性,激发人们通过主动积极的自我调整适应新变化,如绝大多数有过恐艾史的恐友,根本不可能成为艾滋病感染者,但是一直深陷于恐艾状态的恐友,一直处于恐艾心理的状态,极容易引发其他的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工作生活。
情绪、认知、行为等多个应激障碍可能会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部分人会出现更严重的情绪反应和躯体症状。如果类似情况持续超过四周以上,且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和社会关系,明明已经确定自己感染艾滋病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或感到很痛苦却不清楚自己是什么性质的情况,建议及时向了解艾滋病的心理专业人员或向医疗部门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