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艾干预心理>> 疑病干预>> 性艾轶事>>反复上网搜索后产生幻阳症:怎么办,我好像得艾滋了……

反复上网搜索后产生幻阳症:怎么办,我好像得艾滋了……

作者:健客科普     来源:健客网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22日    点击数:

前不久,小孔(化名)和社交软件上聊了几个月的网友终于见面了,情到浓时,两人发生了性关系。

一开始小孔是有戴套的,但中间发生了安全套脱落的情况,他也没有在意,结束后就沉沉睡去。

本以为这场美妙的露水情缘已经结束,谁曾想,这竟是噩梦的开始。

几天后,小孔偶然在手机上刷到了关于艾滋病的科普,了解到主要的传播途径是经性传播。他有点慌了,仔细回想当天的情况,不知道套子脱落时有没有“中招”。

第二天,小孔感冒了,舌头上长出了几个小红点,一侧脖颈也有点肿大。再一查感染艾滋的症状表现,不由得吓出一身冷汗:完了,我是不是得艾滋了?!

在恐惧的笼罩下,他在网上买了试纸进行自测,结果显示是一条杠。但高兴没多久,他又发现自测可能会有假阴性,在窗口期后检测才更准确。

他再次陷入恐慌中,还出现了焦虑、失眠、心慌的症状。等到4周、6周、3个月,他在不同的医院又检查了好几次,每次都是阴性,但生理上的症状仍未改善,心理的恐惧反而加剧了。他开始恐针头、恐伤口、恐流血、恐试纸……

其实,这是一种心理疾病,俗称“恐艾症”。

艾滋病是一种被严重妖魔化的疾病,过去人们对它的恐惧源于无知,如今则源于信息泛滥

大量关于艾滋病危害的信息,以及社会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与偏见,滋生出了恐艾症患者这一群体。

1

恐艾症是一种病

医学上已经明确,艾滋病恐惧症是一种精神心理疾病,是由于对艾滋病的强烈恐惧,伴随焦虑、抑郁、强迫、疑病等多种心理症状和行为异常的心理障碍。

当发生了高危行为,担心自己会不会得艾滋病是人之常情。但如果过分担忧,出现焦虑和强迫症症状,反复幻想自己患了艾滋病的情景,并不停地搜索相关信息,一次次做检测,就要警惕可能患上了恐艾症。

有些人恐着恐着,就出现了和感染HIV一样的症状,比如淋巴肿大、喉咙痛、发烧、失眠、乏力、头晕等。

这不代表真的感染了艾滋,而是因为过度焦虑恐慌,人体的免疫系统所做出的应对反应。HIV正好也是破坏免疫系统的“杀手”,所以出现相似的症状并不稀奇。

划重点!症状并不能作为是否感染艾滋病毒的判断依据,进行HIV检测才是最靠谱的。

2

他们为什么会恐艾?

据统计,20-30岁的年轻人是“恐艾”的主流人群,其中男性居多[2]。这一人群通常有着较高的知识水平,对艾滋病有一定的了解,但往往一知半解,通过网络渠道获取的相关信息良莠不齐,反而加深了他们对艾滋病的恐惧感

部分“恐艾”人群曾发生过高危行为,增加了感染艾滋病毒的风险,于是事后常常陷入恐惧,既害怕染病,又担心被人发现,多重压力之下很容易引发恐艾。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把艾滋病可能存在的症状当作艾滋病的特异性症状,再与自身情况一一对应,自己给自己下了诊断书,从此陷入深深的恐惧之中。

这样的恐惧还会进一步延伸到日常生活,恐棉签、恐针头、恐饮用水、恐医院门把……患者大多不愿出门、不敢见人,认为外面的环境充斥着艾滋病毒,生活完全失控,每天浑浑噩噩度日。

3

如何消除恐艾?

恐艾症的背后,是被污名化的艾滋病和各种错误的认知。事实上,只要对艾滋病有科学、正确的认识,就可以极大缓解这种心理恐惧。

脱恐第一步,就是要切断不良信息来源。有些患者自行在网络上搜索各种信息,难以甄别,容易对号入座,加上受大数据精准推荐的影响,此后会经常收到相关的推送,持续刺激之下,心理压力就越来越大。

其次,要相信医学检测,不要相信症状。很多恐艾症一遍又一遍去检测,即便结果是阴性还是不放心。但事实是,只要在窗口期之后HIV抗体检测为阴性,基本可排除感染的可能。

很多恐艾症患者没有过高危行为,却担心日常的接触会感染艾滋病,甚至严重影响生活。

殊不知,HIV是一种非常脆弱的病毒,离开人体后,在常温下只能存活数小时,基本就是“见光死”。

艾滋病的传播主要有三大途径: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没有体液交换的日常生活不会传播艾滋病毒,比如拥抱、握手、共同进餐、完好的皮肤接触汗液和唾液等。

如果恐艾症迟迟没有恢复,请务必寻求专业的恐艾心理医生,从艾滋病基础认知知识和心理干预两个方向共同来作用,提高脱恐效率,祝各位越来越好,早日脱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