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艾干预心理>> 恐艾干预>> 干预笔记>>为什么我能安慰别人不会感染艾滋病 却无法说服自己不恐艾

为什么我能安慰别人不会感染艾滋病 却无法说服自己不恐艾

作者:张珂     来源:恐艾干预中心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24日    点击数:

这是一篇有关于艾滋病恐惧综合征群体如何进行心理调整,走出恐艾困扰的科普性文章。现在网络应用越来越广泛,很多艾滋病恐惧症恐友在度过恐艾应激期以后,心理波动有所减少,其中有一部分恐友在过了国家规定的艾滋病窗口期后检测为阴性,也觉得自己没有存在高危风险的可能性了。可某些时候大脑还会冒出万一的可能性,让自己背上渗出一阵冷汗。为什么都可以在网上当志愿者去解释艾滋病基础知识,去安慰别人,给别人保证了,但一说到自己身上,内心又是充满了万一和忐忑呢。

按照张老师以前提出的艾滋病恐惧症稳定三角理论关系,彻底脱恐需要以下三个方面构成。“艾滋病”,这里主要指的是艾滋病病理知识的掌握运用;“恐惧”,在这里主要指的是恐惧心理的体验和感受,以及对心理效应的接纳和理解;“干预”,在这里指的是针对恐惧程度不同的恐友采取个性化针对性的方法,比如针对某一名恐友,他目前处于艾滋病恐惧症的哪个周期,他自己是否认可和存在框架认识,到底此时是选择转移注意力或逃避冷处理,还是采取暴露或冲击疗法呢,这个度该怎么把握呢

艾滋病恐惧干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恐艾干预。大家如今在网络上到处咨询能够掌握的就是艾滋病相关知识,安慰常常靠传递艾滋病知识进行,这是一种外部支持,他人能感觉到暂时的被支持,一下觉得舒服。然而自己脱恐则是需要内化,在稳定艾滋病知识基础上,还需要恐惧心理”和“干预方法”内化,这些不仅需要靠时间,还需要靠专业人士用专业的干预方法持续强化稳固。如果没有熟练掌握以上两块内容,内化相对困难,这也就造成了安慰别人头头是道,分析自己忐忐忑忑了。此外,关于大脑里面为什么会有消之不去的“万一”反复存在,建议关注中心官网或微信公众号,里面都有相关文章做解释中心专注于艾滋病恐惧症干预研究十五年,永远是信任了解我们的恐友可以托底和依靠的大山。

这里容张老师先说几句不相干的话语。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感恩节,又收到了过往曾经帮助的艾滋病恐惧症咨询者发来的祝福感恩消息,每次看到大家在说目前家庭幸福,工作顺利。尤其是经历了过往恐艾的炼狱考验,大家特别珍惜当下平凡而快乐的生活时,老师都倍感高兴和欣慰,每一个真心想脱恐的人利用我们实地临床做艾滋病防治和心理干预工作的经验走出恐艾症,是我们当初建立中心的初衷,也是我们继续保持每周参加心理成长学习班努力学习,提高自我能力的动力。因为只有你自己变得更强,才有能力去守护去帮助到艾滋病恐惧的恐友们度过他人生最难过的黑暗之路。也希望各位恐友能够有缘结幸于中心,通过学习或咨询去掌握一些恐艾症的心理调整技巧和艾滋病防治的最基本知识。

同样是感恩节,我们感谢所有关心支持我们的专家,同仁,志愿者,恐友,也同样感谢给我们指出工作中存在不足需要改进的朋友们。当然网上也有关于中心的一些负面的声音,甚至可能有些歪曲事实,以讹传讹,他们隐匿身份,并非从事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人员,又或者没有经过实地考察,利用网络掩护,说出“张老师陈老师他们两个女的水平太差了”,“他们机构只谈钱,天天推荐我们买他们的试纸”等等等,事实上“张老师陈老师都是快秃顶的大叔”,“中心95%的工作量都在公益服务的消耗上,从成立起就从没卖过试纸和阻断药物”,当然我们同样也很感恩于他们,正是有负面信息产生质疑,才会促使恐友们多去了解,去调查,去判断,去思考,这样才能促进恐友们变得更加理智,客观,辩证的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机构或个人脱恐。

直至现在,艾滋病恐惧症恐友在自学后想更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修为,愿意跟着老师们学习成长,我们都是强调务必先了解机构和老师们的基本情况,再决定是否选择。有的恐友选择了信任,坚决留下来继续学习,全面掌握了一套适合于自己脱恐的方法,有的恐友分流去了其他平台学习或咨询,有了分流,中心工作反而更加清晰明确有效,减少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的重复消耗。

艾滋病恐惧症候群包含了恐艾心理应激反应的人群和艾滋病恐惧症人群,前者在减少网络信息侵入,获得支持性技术后就能较好的解决心理应激产生的痛苦,时间周期较短,后者长期浸泡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中,受矛盾信息和网络模糊身份影响较大,无法形成有效的安全信号,出现了转移和泛化。但无论是哪一种,中心永远都是大家最坚实的后盾,也会永远陪护大家直至脱恐成功,老师们也在不断的努力学习,参加各类艾滋病知识和心理技术的学习交流培训会。最近的战争告诉我们,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守护自己关心的人,愿所有拥有感恩之心的恐友在此都能脱恐成功。


图片:中心老师参与森田疗法全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