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艾干预心理>> 恐艾干预>> 干预笔记>>必读干货内容,恐艾心理干预培训精华提炼(1)

必读干货内容,恐艾心理干预培训精华提炼(1)

作者:罗霞整理     来源:恐艾干预心理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01日    点击数:

8月炎炎夏日,成都的气温已经飙升至三十八度,中心艾滋病恐惧心理干预培训会如期举行,中心特邀的老师来自艾滋病防治一线的各个领域,流行病调查统计,艾滋病研究治疗,艾滋病检测,艾滋病应激心理干预等等,每位老师工作在不同的艾滋病小领域,对恐艾症群体也有自己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在平时针对恐艾症群体进行一对一干预的过程中,也积累了很多心得,大家在培训交流会上通过交流探讨,大家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形成了互补,希望通过以全能团队的模型,解决恐友最担心和疑惑的部分,促使大家更稳定更快速的脱恐。



     按照老师们发言的顺序进行了简要记录。


张珂老师是中心理事长,中国艾滋病恐惧严重程度自评量表创作者,是全国恐艾经验最丰富的专家。他在发言中谈到,在咨询时,作为咨询老师要重视恐艾咨询者的第一需求,很多恐友也许在最开始需要我们给予他绝对的保证,近似于他们在网络上其他地方咨询需要的唯一一个东西,但是我们需要在详细给予其艾滋病行为风险评估和艾滋病恐惧症严重程度的心理评估以后,才能给他一个客观的评估结果反馈,因为单纯的保证并不能促使他理解和内化,转化为自我的认知,只有保证足够的时间沟通交流后,对他的个人情况,行为信息等有了深刻理解后,以心理干预的方式去促进他再理解,


       张老师认为咨询关系是影响咨询效果的关键因素,咨询者的安全信号来源:①成长常规模型,万一的假设论;②咨询时忽略先决条件的绝对保证;③各种形式的检验检测;④亲密关系建立稳定后的心理支持。咨询者的性格、人格特质,决定了他们在面对艾滋病信息刺激时出现的应激反应,以及后续的不良适应,在通过对他们更了解以后,形成个案概念化,针对于明显的不足去完善他们的思维模型,保持适应良好,减少艾滋病恐惧的后遗症影响。


张老师一般做的是长程恐艾个案,他提醒各位咨询老师,恐艾咨询者咨询了多次之后,一定要敏感的去觉察他的逃避回避意识,可以做一定的预防和提醒。前期咨询中,了解咨询者的情况和信息,从咨询者谈到的话题和经历中去寻找、提炼一些咨询者更容易听懂的语言和内容,以此为基点给咨询者举例说明,以便促使恐艾咨询者更能理解,特别是首次咨访,尤其需要注意。



郭海燕老师作为中心副理事长,在发言中谈到,对于最初进行沟通的恐艾咨询者,不会选择更加高深的心理干预方法,在咨询中主要采取较为简单的认知行为的疗法,前1-2次咨询时,先对咨询者进行非常详尽的评估以便更加了解咨询者,并通过一些心理方法降低其焦虑。


在心理方面的评估,作为一名退休的神经内科医生,郭老师会详细给咨询者解释关于服用抗神经症药物的利弊,并通过深度评估明确恐艾咨询者是否合并了其他方面的心理问题,是否应该服用药物。郭老师表示咨询者往往产生了习得性恐艾思维,特别是双重污名化的心理压力,一个是社会对艾滋病的污名化,一个是社会对心理问题的污名化,很多人认为有心理问题的人就是“疯子”或“脑袋有问题”。


郭老师表示在对恐艾咨询者进行评估,需要先了解咨询者之前的就诊史,如果咨询者有到精神卫生相关科室进行诊断,询问治疗情况。如果没有,可以建议其到心理科、身心医疗科、精神科进行就诊。关于服药的解释说明:为什么需要服药,服药的作用原理;举例一些名人也在服药;一线的抗焦虑的药物起效慢,一般2-4周起效;服药的副作用,有一定的副作用,一般是胃肠道的反应,一般一周后会消除或者缓解,如果确实副作用一直存在或者较大,可以再到医院进行治疗的调整。在沟通过程中郭老师会尊重咨询者的意愿,是否服药,是否治疗,都是自我的选择。


郭老师在给予了恐友相关科学的解释说明以后,很多咨询者到医院顺利就诊时,发现医生的说法和郭老师几乎是一样的,有了实地验证,会更增强信任度,对于部分有神经症的恐友,利用医院进行化学治疗配合郭老师的恐艾心理咨询,事半功倍,咨询效果也会更好。


对于部分艾滋病恐惧恐友强迫症的复发,或其他形式引起的恐艾复发,一定要在了解他是否存在既往恐艾史的时候谨慎注意。在没有有效的科学指引下,任由恐艾情绪的发展,一次比一次会更加难以恢复,并且容易从单一的恐惧点出现转移和泛化,所以每次咨询时都要问到更细致,特别是持续在医院进行治疗时,要问服药和医院复诊的情况。


郭老师也认为熟悉信任的咨询关系更有助于恐艾咨询者的成长,她举例在网络中使用真实姓名的老师比不使用真名的有效许多倍。在增加信任方面。引导来访者去思考,比如郭老师喜欢提问,比如为什么恐艾,是真的存在感染风险还是其他的焦虑转移而来。一直引导到恐艾咨询者有所理解,为什么网络上的医生或志愿者都保证没事了,还要继续恐惧,还要继续担心被艾滋病感染呢。已经问了几十个人,大部分人都说了结果,但为什么还在继续到处问,甚至有的咨询者咨询了一百多名医生,以及网络上不计其数的志愿者还不消停呢。恐友需要意识到为什么一直到处咨询,多次咨询和检测都解决不了问题,还是因为自己存在强迫、焦虑等心理问题。郭老师强调一定要引导恐艾咨询者不能再走之前的老路去解决问题。


郭老师举了一个例子说:你看,你又在假设万一,这个问题我已经回答过你,我当然可以再次回答你,给你保证没事,但这并不能解决你的本质问题,你依旧在担心和怀疑,依旧在诚惶诚恐,我们大脑里的念头不是靠检测和单纯咨询行为风险来解决。你放下电话,舒服了一天。过后强迫性思维又来了,你不恐惧这个问题了,又开始询问另一个问题的风险,害怕的内容是变了,但是心理活动的本质并没有变化。本质还是因为你的不确定,你的强迫,一旦遇到新的刺激,就会又开始恐慌。


未完待续,欢迎阅读下一篇《艾滋病恐惧心理干预培训会提炼精华(2)》